青世代出陣》從臺灣人口結構變遷看「年輕世代」的政治影響力

2018-11-10 06:20

? 人氣

「年輕人」正是影響2014地方選舉結果的關鍵

由於中央選舉委員會至今仍不公開各年齡層投票率,關於年輕人的投票率高低只能透過間接推估,或選後由中選會組織學者專家抽樣研究。為了探討年輕人在各縣市的選舉影響力,最單純的方式莫過於先計算選舉人數中的年輕人比例。因此本文以20~44歲的人口數除以45歲以上的人口數,將得出之百分比稱為「年輕人指數」。「年輕人指數」越高的地方,代表年輕人在此地的政治影響力越大,反之亦然。藉由參照臺灣各縣市年輕人指數(表一),本文提供另一個觀察年輕人投票率與影響力的視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1109-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單一分齡〉、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單一分齡〉、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首先,最令人驚艷的是桃園市的人口結構,年輕人指數超過1,也就是20~44歲人口數超過全體公民數的一半。接著的新竹市(98.83%)、新竹縣(98.33%)與臺中市(97.11%)也不遑多讓,青壯年人口與中老年人口幾乎呈現勢均力敵。彰化縣(88.57%)與新北市(87.25%)可視為第三梯隊,雖不突出但仍高於全國(85.64%)平均。上述皆是年輕人指數高於全國平均的縣市。

若回望2014年的地方選舉,在過往屬於藍營票倉的桃園市(101.74%),民進黨提名的鄭文燦在2014年拿到49萬2414票,比自己在2010年多拿了近15萬票(成長42%),跌破所有專家的眼鏡,奇蹟式的翻轉藍綠結構;

新竹市(98.83%),身處藍大於綠的地方,林智堅在民進黨分裂的情況下還能當選,若加計分裂的蔡仁堅選票,泛綠在新竹市增加近5萬票(成長70%);新竹縣(98.33%),民進黨提名鄭永金後較2010年多拿4萬票(成長53%),距離終結藍色執政僅差距5千多票;

至於在以往藍綠版圖五五波的中臺灣,臺中市(97.11%),在2014年由民進黨提名的林佳龍以57%的得票率大勝,跟鄭文燦一樣比自己在2010年多拿了近15萬票(成長21%);而彰化縣(88.57%)的魏明谷則較上屆民進黨得票高出近11萬票(成長39.5%)。

20181109-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地理分布:民主進步黨(13席,得票率47.55%) 中國國民黨(6席,得票率40.70%) 無黨籍(3席,得票率11.73%)。(圖取自維基百科Tjs2012/CC BY-SA 4.0)
20181109-2014年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地理分布:民主進步黨(13席,得票率47.55%) 中國國民黨(6席,得票率40.70%) 無黨籍(3席,得票率11.73%)。(圖取自維基百科Tjs2012/CC BY-SA 4.0)

長期備受忽視的「年輕人」成為衝垮外「藍綠界線」的「關鍵多數」

2014年的開票結果與選前各界預估落差甚大,讓各政黨與許多媒體、專家不可置信,「民進黨沒想過可以贏這麼多,國民黨不知道怎麼輸的」一度成為政壇的笑語。

推敲箇中原因,臺灣社會,尤其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都過於低估年輕人熱情參與並積極返鄉投票的動能,輕忽年輕人左右選舉的影響力。在2014年的大選中,長期備受傳統政治視角忽略的「年輕人」,成為衝垮外界眼中「藍綠界線」的「關鍵多數」。

「世代因素」已成台灣政治走向最關鍵的決定力量

回顧本篇,筆者借用了「戰後嬰兒潮第二代」的年齡天花板作為輔助,以45歲作為青壯年人口與中老年人口的分界,並運用「年輕人指數」(青壯年人口/中老年人口)來反駁年輕人不多的偏見。

第二部分則是以2014年的地方選舉為例,年輕人指數較高的地區,包括臺中市、新竹縣市、桃園市皆發生出乎外界意料的選舉結果,年輕人確實已經成為「關鍵多數」,「世代因素」將是現今左右臺灣政壇最重要的力量。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倫敦政經學院政治經濟學碩士。本文原刊《新共和通訊》,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