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停「異常帳戶」中國式監管創新再引爭議

2015-08-04 11:15

? 人氣

中國股市7月經歷了大幅調整,在此之前,證監會已採取包括「打擊惡意做空」「查處集中拋售股票」等一系列監管措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交易細節

同屬官媒的《上海證券報》在報道中分析了被封停帳戶的一些交易細節:一是當日累計撤單量佔比過高,某帳戶一日累計申報賣出近1.6萬筆,金額超過15億元,申報後的撤單率高達99.18%。二是涉嫌日內短線操縱行為,影響個股交易量及價格,誘導投資者買賣,以趁機高價賣出或低價買入股票。

報道稱,這些交易行為嚴重影響證券市場交易秩序。

一位匿名的資深私募人士對此解釋,頻繁申報頻繁撤單的行為,遇到近期股價大幅下跌甚至跌停時,會對個股價格造成下壓影響,加劇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反覆撤單則會影響投資者對實時盤面的判斷。近期市場尾盤出現的全市場共振的斷崖式下跌,與程序化交易有著密切關係。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這種程序化的交易成了當今證券市場價格暴漲暴跌主要的推手。

監管爭議

針對「惡意作空」的新監管措施也引發了新的爭議。

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對BBC表示,一方面,在股市改革思路尚不清楚的情況下,行政干預中國股市已成為一種常態。另一方面,這些監管措施在法律程序上有缺陷。

他表示,目前中國股市問題的表象都和金融創新有關。但是,既然金融槓桿等創新產品受到鼓勵,那麼監管部門在數據發佈方面就應該更加透明,比如,惡意作空的標凖是什麼?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都需要更清楚的法律規定。

劉立剛認為,調查作空並不能解決中國股市的長遠危機。更重要的是解決打擊內幕交易等基本問題。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也認為,目前的監管創新實質是一種混亂的管理。不專業的干預成為了常態,中國股市需要經歷一場很大的危機才能建立起遊戲規則。

謝國忠舉例說,比如場外配資,根據香港法律,私募可以通過借錢方式炒股,但不能以配資為名控制多個帳戶。他認為引起這場股災的原因之一是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的「賭博」行為。「互聯網金融並不新鮮,只是一些資本打著互聯網和創新的旗號進入了金融業,在沒有有效監管的情況下,這些融資成本更高的資本必須追求高回報,也就出現了種種賭博行為。」

「股市監管必須要有法治。不能依靠朝令夕改的領導指示或者行政命令。」他表示。

撰稿:川江 BBC中文網記者
責編:葉靖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