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震受災到支持彼此,太魯閣晶英用行動接住每一個人

2024-05-27 07:20

? 人氣

特搜人員正在規劃撤離事宜(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特搜人員正在規劃撤離事宜(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一如往常,花蓮農民從五月中開始陸續採收大西瓜,再把這些每顆重達15公斤、口感又脆又甜的大西瓜運往全台灣各地販售。然而經歷花蓮強震之後,還是有些事情和往常不一樣了,比如以往被視為台灣最著名觀光景點之一的太魯閣,就彷彿時間暫停一般,處於一片寂靜,仍在持續重建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4月3日至今,這場強震如何衝擊花蓮招牌的觀光產業?太魯閣晶英酒店總經理趙嘉綺受訪時侃侃而談,整座酒店200多名員工如何齊心齊力,在震災後立即發動危機處理的過程。

第一個考驗:49員工受困半路,生死不明

「天災什麼時候發生,我們沒辦法選擇。危機來了,飯店當下就得化身成另一個角色」趙嘉綺將手扎實的握拳,態度堅定的說:「事情很緊急,沒有時間慢慢思考、討論,這是要right now(馬上)!你要立刻盤點,手上有多少人可以部署,有多少資源可以運用,立刻做。」他坦言:「我們曾經設計緊急應變方案,但這次情況很不一樣,我們當然得到很多很深刻的學習。但這不只是太魯閣晶英的事情,畢竟台灣地震如此頻繁,我相信每個人都要認真準備,設想自己的危機意識」。

4月3日上午不到8點鐘,撼動剛剛結束,太魯閣晶英第一個危機立刻浮現,同仁通報:有4台員工車沒有抵達酒店,49位員工下落不明。「酒店斷水斷電,網路通訊受阻,唯一聯繫方式只能靠桌機打電話到台北通報狀況…」趙嘉綺說。

直到傍晚6點,3位同事從九曲洞路段冒險翻過崩落的土石,花了大半天才回到酒店,至少確認有一台員工車無事,另有27位遊客同樣在隧道內避難,也都安然無恙。直到4月4日上午,更多搜救人員加入,使用無人機空拍搜尋失聯人員,終於在明隧道內找到失聯的另外兩輛公務車,至於原來在燕子口失聯的第四輛員工車也順利下山;當天下午,一度失聯的員工全都陸續脫困,第一個危機正式解除。

當天強震過後,太魯閣晶英酒店附近煙塵瀰漫(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當天強震過後,太魯閣晶英酒店附近煙塵瀰漫(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第二個考驗:照顧5、6百人,員工各司其職全速運轉

確認失聯員工安全後,下個關卡迎面而來:如何妥善照顧每個滯留現場的人?太魯閣晶英酒店自有柴油儲備,可以維持供電,是附近唯一有電的地方,原本綠草如茵的天祥,變得煙塵滿天,避難人群也陸續「投靠」至太魯閣晶英內。

「319個客人加上125個員工,連同附近居民,和無法即時下山的遊客等等,最多我們一度照顧了5、6百人!」趙嘉綺扳起手指數:「我們第一時間就很清楚,從現在起我們要負責照顧附近的每個人,附近祥德寺的師父們如果需要冷藏東西,我們也會幫忙,還有西寶農場的阿珠姐說,既然農產品無法運往山下銷售,乾脆都給我們處理。同仁就負責烹調這些蔬菜,供應給所有人吃。」

趙嘉綺強調:「每個人都是當下就動起來!餐飲團隊擔心客人肚子餓,馬上動手烤麵包、餅乾;房務也開始續住整理、清理垃圾;還有位員工具藥局執業的經歷,自願和特搜隊醫療官核對所有人用藥資訊;台北業務辦公室充當客服中心,負責處理所有員工或旅客家屬的求助,至於所有救援的聯絡、調度,統一由我負責」,一連串細數同事的積極和反應下來,趙嘉綺呼了一口氣說:「那幾天電話多到手機一天要充電三次,還是講到沒電!」

受困3天後,搜救隊員帶著中華電信提供的行動基地台,和數發部提供的低軌道衛星通訊系統趕抵現場,太魯閣晶英總算恢復對外聯繫,這不僅攸關救災進度,也紓解數百名旅客的迫切需要;因為員工清查後,發現有近200名外籍旅客,所以酒店員工特別開設一條國際電話線,專門服務外籍旅客。

附近的西寶農場因為道路中斷,乾脆將收成的季節時蔬送來給飯店烹調(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附近的西寶農場因為道路中斷,乾脆將收成的季節時蔬送來給飯店烹調(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直升機後送旅客下山(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直升機後送旅客下山(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從發生強震開始,到隨後的所有處置,太魯閣晶英酒店的百餘位員工承接了所有困難任務,儘管是非常時期,這些員工的服務照樣做到滴水不漏:從最迫切的安置食宿、協調醫療,維持環境衛生,乃至安排人員撤離,趙嘉綺說起這班兄弟姐妹,語氣滿是感激,也滿是疼惜:「最感謝是同事們,大家每一個人真的都很棒!」

為鼓勵員工與旅客士氣,大廳櫃台上的花是客人出去附近摘的作品,她說讓花成為力量,我們彼此加油(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為鼓勵員工與旅客,舒緩彼此情緒,遊客到附近野外採下不少花朵,裝飾在大廳櫃台上。遊客表示,希望讓花成為力量,我們彼此加油(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第三個考驗:第一線員工壓力大,張網接住每個人

趙嘉綺坦言:「現場每天都有各種狀況,其實常常有些小混亂,比如搭直升機撤離時,我們會被拍桌子,會被質疑『是不是你們給房客先撤離!』(候送的優惠順序)但不是只有客人需要照顧,同仁自己每天在第一線,他們壓力也很大,家人也為他們在操心!」所以事發第三天,太魯閣晶英就成立員工諮詢小組,和花蓮慈濟展開一對一諮詢,並且舉辦團體諮商,營運沐蘭SPA的員工,也自發為在場同事辦了兩場按摩抒壓活動,晶華酒店集團也針對相關員工發放慰問金。

帶領團隊走過驚心動魄的50天,趙嘉綺坦言,自己有好幾個夜晚不能闔眼:「一開始擔心失聯員工的安危,連續幾天睡不著覺。客人陸續下山後,又開始煩惱接下來員工們怎麼安置?」趙嘉綺放慢了語調:「這次大自然讓我學會一件事,一切『順勢而為』就好。如果老天爺給的天氣不理想,無法依照計畫施工,你再怎麼急,也無濟於事」。

總經理帶領飯店團隊與特搜英雄合影(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總經理帶領飯店團隊與特搜英雄合影(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安全護送近600人下山之後,太魯閣晶英酒店目前暫時歇業至六月底,部份員工輪調至集團其他據點異地培訓,也有一部分參加花蓮縣政府以工代賑專案,還有少數員工留在山上,維持酒店內部設施運作。暫時停業是否將延長?趙嘉綺坦言,五月底會再針對現況評估,「我與董事長都有共識,將旅客送離山區平安返家之後,接下來要思考大家的工作安排,要讓同仁對公司與集團感到驕傲,尤其是我們有那麼多花蓮在地的同事。這件事情最重要。」

緊急指揮中心(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緊急指揮中心(圖片來源:太魯閣晶英酒店提供)

訪問尾聲,原本在公司內開會的董事長潘思亮正好結束會議,也來到會議室寒暄。記者問潘思亮,經歷過去一個多月,從救急到護送所有旅客、員工平安離開太魯閣,他的感想是什麼?潘思亮不假思索回答:「我想是『款待』的力量。經過九二一大地震後,建築防震法規修得更嚴謹了,各地慢慢建立了搜救團隊的能力,直到這次花蓮地震,我們又從同仁身上見識到,在急難救助以外,怎麼樣把受到災害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彼此支持、給予彼此力量,如果沒有我們同仁這股凝聚力,情況很可能更糟」。潘思亮總結:「如果說以往台灣人強調自己具有『軟實力』的話,這次太魯閣晶英展現的就是『硬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岐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