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本來是中國經濟的「救命稻草」,外國旅客卻不去中國了—BBC告訴你為什麼

2024-05-10 17:00

? 人氣

「對於洲際(Intercontinental)、萬豪(Marriott)和希爾頓(Hilton)等知名國際酒店品牌,你只需看看它們2023年在中國的成長情況。」他說道。「然後再看看這些大型酒店集團在2024年的業績目標。它們也設定了相對較高的目標。這表明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成長潛力非常樂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雖然本地遊客的數量可能會增加,但彭涵也指出人均消費仍然持續偏低的問題。

他說,中國經濟的總體不確定性使人們更加重視儲蓄,因此人們正在尋找物美價廉的選擇。他們依然去度假和購物,但卻更加節儉。

這正是吸引出手闊綽的外國人可能會有所幫助的地方。

但是,外國人來華旅遊人數卻遠不如從前。2019年,有近9800萬國際遊客來到中國。而去年只有3500萬,其中包括商務旅行、學生等。

婁先生將國內與國際市場的現狀描述為「不平衡」。

對於許多專門為外國遊客提供服務的旅遊業者來說,「不平衡」可能已是保守的說法。

三年來嚴厲的防疫措施導致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人數銳減,但這並不能解釋現在的狀況。

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商務與法律學院旅遊業研究中心主任黃松山將這種疲軟歸咎於「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

中國的文化和遺產歷來對遊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國的文化和遺產歷來對遊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他在同行評審期刊《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上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在202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他寫道:「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個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中國政府對社會法規的收緊可能會給在華外國遊客帶來不適。」

一些國家政府的官方旅行建議也呼應了這種觀點,有時措辭相當嚴厲。

美國政府警告,由於當地存在任意執法,包括與出境禁令有關的法律,以及不當拘押的風險,建議擬出行的遊客「重新考慮前往中國大陸旅行」。

澳大利亞則建議遊客「高度謹慎」,警告「澳大利亞人可能面臨被任意拘留,或遭包括定義寬泛的《國家安全法》嚴厲執法的風險」。

政治環境也對航班數量和價格造成了影響。

往返北美的航班尤其如此。上個月中美之間的往返航班為332班,而2019年4月則為1506班。

因此,直飛航班可能一座難求,即使有價格也可能非常昂貴。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的晚宴上發表了講話,談到了這一點。

他對大家說:「我今天同拜登總統達成重要共識。」

他說:「兩國將推出更多便利人員往來、促進人文交流的措施,包括增加中美客運直航航班,舉辦中美旅遊高層對話,優化簽證申請流程等。我們期待著兩國人民多走動、多來往、多交流,共同續寫新時代兩國人民友好的故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