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群觀點:課綱刪除的是古文中的生命情懷教育

2024-01-06 06:30

? 人氣

桂美老師更在乎學生人格與生命情懷教育,將會隨著國文教學中經典文學的刪減以致無法系統性的完整建立。(資料照,郭晉瑋攝)

桂美老師更在乎學生人格與生命情懷教育,將會隨著國文教學中經典文學的刪減以致無法系統性的完整建立。(資料照,郭晉瑋攝)

108課綱無疑是近期一個很夯的話題,然而細究區桂美老師除了對「無恥」「缺德」課綱有所抨擊,其實在她多次的受訪中,可發現她其實更在乎的是的學生人格與生命情懷教育,將會隨著國文教學中經典文學的刪減以致無法系統性的完整建立。而這也是大多數國文教師的憂慮,因為我們都知道文學向來都不只是具有增加字彙辨識數量的功能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有邏輯、有內涵的文學篇章,讓學生具有思維組織、語文表達能力,尤其是能言之有物的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展現所知所學、個人才華,甚至以人文素養造福整個社會(即所謂的文以載道)。這才是國文教學的終極目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隨著必選古文由99課綱的30篇被刪除至108課綱的15篇,這些被刪除的古文到底是不是真的值得保留?當初這些古文能在數千篇文章中長期被選入高中國文課本中,必然有其價值及理由。以下就簡略列出其中一些被刪除的篇章中相當具有現代精神,足以穿越古今、放諸四海的佳句,讓大家一起來仔細咀嚼,華人文化發展數千年留下的這些生命情懷與人格教育,是應該刪除?還是見證華人智慧,值得驕傲、並不輸給西方文化,甚至應好好保存推廣的全人類遺產。

例如《始得西山宴遊記》以西山的雄偉與小山相較,教育我們不必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受困於小人加諸己身的惡行;反而應該要善用自己的才能與時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這才能真正戰勝惡人。《指喻》則是以拇指的癬疥之疾,因一時輕忽最後差點致命做比喻,提醒人們凡事要防微杜漸,問題剛發生時就要有遠見及時處理,以免錯失良機。《勸學》透過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觀察,鼓勵大家不斷學習,超越過去,超越自我,更重要的也警醒學子,唯有品德與學養並重,學習才不致走偏,真正有益人生。《典論論文》以「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破題,指出人各有所長,彼此相互尊重並發揮所長,才能滿足社會多元需求,和諧發展。

除了上述與個人行為處事的認知與素養有關的古文,許多傳世的古文中也不乏針對上位者執政施政心態的箴言警句。例如《醉翁亭記》用官民同樂的遊記撰述,告訴為官者必須有一顆溫暖、柔軟的心,時刻以百姓的富足快樂為擔任官員之主要目標與生命追求。《原君》則是回歸到政府存在的本質,直言領導者(或政府)存在的意義在於為百姓「興利除害」,否則就應由其他有能者取而代之以達成為民謀福利,革除弊端的唯一目標,完全符合現代民主政治政黨輪替的原則。《諫太宗十思疏》中「凡昔元首,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等語,除了精準說出政權由崛起終致覆亡成為歷史塵埃的循環道理外,一字一句更是很多執政者墮落過程的寫照。於今我們也都聽過「謙卑、謙卑,再謙卑」的虛情假意,再到連曾經大力支持的社會賢達都驚嘆權力竟可使人腐化得如此快速,更有超過6成民意希望政黨輪替,可見歷史只會一再重演,人心感受古今皆然,不會因為文白用語不同而有所改變,有心取大位者豈能不戒慎恐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