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觀點:因應全球反制洗產地趨勢

2023-12-13 05:40

? 人氣

台灣過去常被他國進行洗產地調查。(林瑞慶攝)

台灣過去常被他國進行洗產地調查。(林瑞慶攝)

「洗產地」主要是指違規標示產地以逃避制裁。例如在美中經貿對抗下,美國對由中國大陸進口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所以原產於中國大陸的產品,將產品運往第三國,再以第三國名義出口至美國,企圖規避懲罰性關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反傾銷稅也會發生洗產地情況,例如被歐盟課徵反傾銷稅的某國產品,將產品運往第三國;再標示第三國為產地,迂迴出口至歐盟以規避反傾銷稅,歐盟對此迂迴傾銷的洗產地行為,訂有嚴格的規定。此規定通常也被稱為「螺絲起子條款」,意指在第三國只用螺絲起子進行簡易裝配,並未從事深層加工,突顯其刻意逃避反傾銷稅的情形。

洗產地由來已久,各國也有相關反制措施;不過近來洗產地行為更為普遍,因而引起更高的關注。

由於美國對中國大陸持續課徵懲罰性關稅,為了防止大陸產品經由第三國出口至美國,美國不斷強化相關查察措施。另外近年來美國課徵反傾銷稅案件數目增加,迂迴傾銷的情形時有所聞;其中以被課徵反傾銷稅的中國大陸產品,透過東南亞進行迂迴傾銷的途徑較為普遍。

其次在俄烏戰爭延宕下,歐盟對俄羅斯出口禁運範圍不斷擴大,歐盟也發現歐盟對部分俄羅斯鄰國出口激增;但並非來自這些國家國內需求增加,而是再輾轉出口至俄羅斯,以規避歐盟禁運制裁。歐盟為此增列更多反制措施,以杜絕此現象。

2022年5月31日,歐盟領導人討論制裁俄羅斯事宜(AP)
圖為2022年5月31日,歐盟領導人討論制裁俄羅斯事宜(AP)

另外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下,貿易限制措施數目大增,洗產地案件不但層出不窮,手段也不斷翻新。各國一方面增加防制洗產地的相關規定,另外也投入更多資源,強化邊境查核機制,以確保本身利益。

臺灣過去時常被他國進行洗產地調查,主要是中國大陸被制裁的產品,透過臺灣洗產地,以消除大陸產地標籤。另外由於臺灣仍禁止約2500項產品輸臺,也有中國大陸產品,透過第三地迂迴出口到臺灣。

為了遏止洗產地,臺灣在2019年修訂貿易法,主要是針對為規避各類貿易制裁,而將中國大陸製造產品洗成臺灣製造的行為,將罰款最高金額原先30萬提高到300萬。因為少數臺灣廠商洗產地不法行為,導致當事國會加強查核所有臺灣進口產品,不但損及臺灣聲譽,所有守法業者通關時間及貿易成本均會增加,而受到池魚之殃,所以有必要加強管控。

不過目前政策是以防止將中國大陸產品「漂白」成臺灣產品為主,並沒有約束其他途徑的洗產地行為。例如被外國課徵反傾銷稅的臺灣產品,將臺灣製造洗成第三國製造以規避反傾銷稅;此種同樣損及臺灣商譽情形,未來也應加強規範。另外,我國也應考慮在現行「平衡稅及反傾銷稅課徵實施辦法」中,增列防止被臺灣課徵反傾銷稅的外國產品,透過第三國迂迴傾銷到臺灣的規定,以保障國內業者權益。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