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論壇》瘋狂科學家管得住嗎?台灣如何立法監管AI 專家獻策學學這國

2023-12-03 09:00

? 人氣

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蔡玉玲2日下午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全球啟動AI風險控管:台灣怎麼管?誰來管?」突破論壇,表示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最有參考性和可行性。(鍾秉哲攝)

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蔡玉玲2日下午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全球啟動AI風險控管:台灣怎麼管?誰來管?」突破論壇,表示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最有參考性和可行性。(鍾秉哲攝)

人工智慧(AI)近年飛速發展,各國為此也紛紛推出相應法案規範,以追趕AI技術進步速度,英國上月初也舉辦全球首屆AI安全峰會,而台灣作為全球資通訊科技(ICT)供應鏈要角,又該如何借鏡各國經驗?對此,長風基金會2日以「全球啟動AI風險控管:台灣怎麼管?誰來管?」為題舉行突破論壇,長風基金會執行長、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說,歐盟《人工智慧法》最有參考性且較為可行,台灣應參照分類方式,否則很難管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已頻繁應用於網路行為分析、內容生成等領域的人工智慧,同時也悄無聲息的侵害公民個資,歐洲議會為此今年6月通過《人工智慧法》草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0月也簽署AI行政命令,英國上月初舉辦全球首屆AI安全峰會,包括美、中在內共27國代表出席,簽署《布萊切利宣言》(Bletchley Declaration)。

為探討台灣AI管理制度,長風基金會2日舉辦2023突破論壇,邀請安侯建業(KPMG)顧問部數位創新服務副總經理李祖康、科技媒體INSIDE創辦人蕭上農及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蔡玉玲,在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溫怡玲主持下,討論台灣的AI管理制度應如何既鼓勵創新,又有效保護使用者及利害關係人。

蕭上農指出,蘋果(Apple)執行長提姆庫克(Timothy Cook)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提及,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各國政府都會有規範AI的對應法規出現。而美國作為有全球最多AI公司的國家,拜登政府近期也簽署行政命令,透過制定安全標準,立基向政府揭露資訊,確保安全與可信賴性。

對台灣法案沒信心 蕭上農:若太嚴苛中小企業一定先倒

蕭上農表示,儘管美國和歐盟近期皆提出相應法案,但對於我國未來能否提出類似法案較無信心,並以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去年因洩漏客戶個資,被金管會開罰千萬為例,雖上海商營遭「重罰」千萬元,但上海商銀在今年前3季的淨收益就高達182億逾元,換言之,金管會開罰的金額僅是上海商銀的1821分之1。

20231202-科技媒體INSIDE創辦人蕭上農2日下午主持長風基金會舉辦「全球啟動AI風險控管:台灣怎麼管?誰來管?」突破論壇。(鍾秉哲攝)
科技媒體INSIDE創辦人蕭上農2日下午出席長風基金會「全球啟動AI風險控管:台灣怎麼管?誰來管?」突破論壇。(鍾秉哲攝)

蕭上農質疑,我國政府是否有能力制訂出合乎時宜的法規?畢竟目前我國法律不少都是參照國外,但抄得慢又改得慢,就算制定出法規,能否執行監管或引導也是問題,目前大型語言模型主要開發者都在國外,台灣政府未必有能力監管,甚至主管機關是集中於某個部會還是分散在各部會,也要打問號。

「如果法令規定太嚴苛,最先倒的一定是我們中小企業。」蕭上農直指,台灣多數的軟體公司都是中小企業,但嚴格法令對新創公司不利,因相關企業很難百分百恪遵法規,但若法令罰則嚴苛,最終先倒的肯定是這些新創企業,對大公司反而不痛不癢,如同現行《個資法》對大公司的違規處分也難有效果。

瘋狂科學家管不住?蔡玉玲:台灣應參照歐盟《人工智慧法》

「瘋狂科學家管得住嗎?」蔡玉玲則直言,無論法規如何控管,都很難限制科技巨頭,他們仍會把人類帶入「真假難辨」的未來世界。在目前各國訂定的法律或規範中,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最有參考性且也比較可行,甚至很可能是未來各國或產業界都須要接受的法規,台灣也應參照歐盟的分類管理方式。

蔡玉玲分析,歐盟執委會今年4月下旬提出的《人工智慧法》草案,建立以風險為基礎的AI監管架構,從不可接受的風險、高風險、有限風險、低風險或最小風險,制定5種風險制度,對遠端生物辨識系統、聊天機器人等各式不同AI工具給予不同限制與規範,除應用面外,也對AI基礎模型進行規範。

蔡玉玲提到,相較歐盟已制定全球首部《人工智慧法》法案,雖美中也都對AI提出一定規範,也較原先單純在講要占領AI產業領先地位稍微進步,例如拜登政府新簽署的行政命令,就提及安全、可靠且可信賴的開發和使用AI,中國則提出著重在事前管控的辦法,但內容仍提及國家競爭力、產業發展競爭力。

曝我國基本法草案7面向 蔡玉玲:AI發展太快致延後推出

談及我國AI監管現況,蔡玉玲說明,目前我國的政策仍然是鼓勵優先於監管,屬於法律位階的基本法規範也還在倡議階段,少數主管機關訂定原則性AI應用規範,如行政院今年8月底發布的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及金管會今年10月中旬公告的「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 之核心原則與相關推動政策」等。

20231202-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蔡玉玲2日下午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全球啟動AI風險控管:台灣怎麼管?誰來管?」突破論壇。(鍾秉哲攝)
長風基金會執行長蔡玉玲2日下午出席長風基金會舉辦「全球啟動AI風險控管:台灣怎麼管?誰來管?」突破論壇。(鍾秉哲攝)

事實上,我國科會原訂今年9月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蔡玉玲透露,該草案包括7大面向,從定義、隱私保護、資料智利、AI風險管控、AI倫理原則規範、產業推動,到AI應用遵法與合法性都有規範,但因AI技術發展太快、應用領域太廣,導致草案延後推出,政府也稱將密切觀察國際立法情形。

對於AI監管法規的未來制定方向,蔡玉玲說,法令基本可以分為自律與他律,不同之處在於是分散立法部分監管或訂定專法全面監管,要監管技術還是監管應用領域,以及是要事前監管亦或是事後監管,兩種方式都各有擁護者,支持自律者擔憂妨礙創新,支持他律者則認為政府應介入監管有顛覆改變的AI。

曝法規3大重點 蔡玉玲:數發部責無旁貸、務必與國際接軌

然而,蔡玉玲認為,台灣未來制定AI監管法規,應朝向自律與他律並行,政府未必具有監管新技術的能力,且介入保護特定業者可能形成競爭障礙,但另方面AI已能掌握語言,進而影響人類意見與想法,甚至對政治都有可能有影響,已超出開發人員的預期,基於保護消費者,應告知使用者AI運作方式。

蔡玉玲續指,我國在制定AI監管法規時,數位發展部在監管上是責無旁貸,且務必要能與國際接軌,台灣很難自己玩一套、自外於國際世界,尤其目前如七大工業國(G7)已發表「廣島人工智慧進程」,而英國上月舉辦的首屆AI安全高峰會也簽署《布萊切利宣言》,是首個旨在促進AI安全的全球性合作宣言。

蔡玉玲也說,對法律人而言,認定真、假非常重要,但在真假難辨的未來世界,將出現非常大的挑戰,其實AI作為工具本身並無問題,但使用AI產出東西的人,背後動機也未必是壞或好,因此她主張使用AI就應標示、自我揭露,「科技產生的問題就用科技解決,一定比用法律解決容易。」她也感嘆,「人類拚命把真的東西變成假的,再想怎麼把假的東西恢復成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