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任觀點: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中的大國外交角力

2023-11-29 07:00

? 人氣

不少大國在中東多場戰爭中都各懷鬼胎的出現。(資料照,AP)

不少大國在中東多場戰爭中都各懷鬼胎的出現。(資料照,AP)

在中東的戰爭與和平中,從來都不缺大國的身影,這一次也不例外,同樣的是各懷鬼胎,勾心鬥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月7日加薩走廊的哈馬斯好戰份子,對以色列發起的軍事攻擊,帶動了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的大震盪。以色列除了以戰鬥機,火炮,無人機攻擊哈馬斯的之外,並以大批坦克為前導,揮軍進入加薩地區進行掃蕩哈馬斯的地面作戰。以色列固然死傷慘重,但對加薩地區的反擊、轟炸、掃蕩、封鎖造成一萬多平民的死亡,其中包括很多婦女及兒童,170萬人流離失所,20多萬棟房屋倒塌。加薩的慘況透過媒體的傳播,引起了全世界反以的聲浪。

對如何處理這一次軍事衝突,包括停火、人道救援及醫療、人質營救與交換、避免平民,兒童及婦女死傷及戰後的安排。相關國家紛紛提出建議或進行外交的折衝。

2023年11月5日,以色列對加薩走廊中部加薩市發動空襲後,一名受傷的巴勒斯坦女孩在希法醫院等待接受治療。(AP)
以色列對加薩地區的反擊,透過媒體傳播出去後引發國際反以的浪潮。(資料照,AP)

這一場外交大戲捲起了千堆雪,參與的國家除了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約旦、巴勒斯坦政府等阿拉伯國家之外,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到非洲的南非共和國,紛紛與以色列斷絕邦交;動作最積極的當數美國、中國、俄羅斯三個區外大國的較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戰爭爆發後兩個星期才正式表示態度。中國的立場是不介入雙方的衝突,既不譴責哈馬斯的暴行,也未聲討以色列的濫殺。對歐美國家而言,中國領導人輕描淡寫的言詞只是隔山觀虎鬥,意圖在亂局中增加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中國在11月20日召集了沙烏地外交大臣費薩爾、約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薩法迪、埃及外長蘇克里、印尼外長雷特諾、巴勒斯坦外長馬立基、伊斯蘭合作組織(共57國)秘書長塔哈所組成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合代表團舉行會談。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會議中表示,以色列應立即停火,確實遵守國際法,特別是國際人道法,中國反對任何針對平民的強迫流離失所和強制拆遷,停止對加薩民眾集體懲罰;此外,他表示任何涉及巴勒斯坦前途命運的安排都必須得到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意,他再度強調兩國方案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王毅表示,以巴衝突循環往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權、生存權、回歸權長期受到漠視。中國呼籲盡快召開更具規模、更大範圍、更有時效的國際和會,制定巴勒斯坦建國的路線圖。他特別強調中國將繼續堅定站在廣大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一邊,繼續推動實現以巴和平及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的基本政策定了調,那就是堅決站在阿拉伯國家這一邊,堅決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中國立場傾斜,又不譴責哈瑪斯,勢必會影響到中、以雙方之前建立的經貿與科技方面友好的關係。

中國雖然在今年3月10日撮合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恢復外交關係,但它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發言權還是有限,遠遜於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傳統中東的勢力。

美國的政策與做法與中國大相逕庭。美國是以色列的鐵桿兄弟,堅決維護以色列的生存權與自衛權。除了在口頭上一再表示堅決與以色列站在同一陣線之外,拜登總統派遣國務卿布林肯前往中東地區進行穿梭外交,其本人也在競選總統的繁忙行程中抽空飛到以色列調處,並且派遣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東地中海壓陣,威懾可能趁亂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的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叛軍等。美國也可能透過沙烏地對最關鍵的伊朗施壓,避免因為伊朗的直接介入將以、哈 的戰爭擴大成一個地區性的軍事衝突。美國的外交在軍力支撐下,就是要把戰爭局部化,目前看起來情勢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不過,以色列雖然重創加薩地區平民的生命及財產, 但美國人給予堅定地支持,引發眾多阿拉伯國家的不滿,當有損其調人的角色與力度。

2023年11月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前往約旦途中在飛機上發表講話。(美聯社)
美國在口頭上宣佈和以色列站在同一陣線,也派出布林肯(見圖)前往中東地區進行穿梭外交。(資料照,美聯社)

以色列周邊的敵對國家伊朗、敘利亞受到歐美國家多年來經濟的制裁;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及加薩地區的哈馬斯則被美國及歐洲國家定性為恐怖組織。這四股力量都受到伊朗多年來暗中的支持,卻跟中國的關係十分的友好,中國的影響力在這個邪惡軸心遠大於美國。今年10月下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到華府訪問時,美國要求中國政府向伊朗施壓,勸阻介入或擴大地區的衝突。美國最不願意見到中國的勢力乘勢而起,在中東逐漸的坐大;一旦中國協助達成以色列、加薩的停火,當能贏得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不啻對美國的外交又是一大挫敗。

從俄烏戰爭開始之後,俄羅斯與以色列的關係也產生了變化。2000年普丁掌權以來,俄羅斯跟以色列的雙邊關係穩定的發展。普丁與以色列前總理夏隆,現任總理納坦雅胡算是知交。以色列在俄烏戰爭當中保持中立,婉拒俄羅斯提出軍備協助的要求要引發普丁的不快;以、哈衝突中,俄羅斯不但沒有譴責哈馬斯 反而更明確的指責以色列的濫炸行為,也引起以色列的強烈不滿。

以、哈戰爭爆發之後,國際焦點轉向中東地區,美國的軍事調動以及對以色列全力的軍事支援,可以說是備多力分,讓陷入烏克蘭戰爭泥淖之中的俄羅斯有一個喘息的機會。俄羅斯長期以來與伊朗、敘利亞、甚至哈馬斯保持良好穩定的合作關係。對莫斯科而言,中東的亂局對它是有利的;時間越長、範圍越廣,牽制美國的力量就越大,而其本身遭受的壓力就會減少。

以色列對加薩地區狂轟濫炸的報復行動,造成兒童及婦女慘重的傷亡,透過畫面展示在世人的眼前,令人不敢直視。對俄羅斯而言,美國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戰爭,但未指責以色列的濫殺行動,就是個雙重標準;美國的做法喪失了道德的制高點,對俄羅斯的指控就顯得貧乏無力。

2023年10月29日,由於加薩走廊持續缺水,靠海的巴勒斯坦人只能用海水洗澡洗衣。(美聯社)
以色列對加薩地區狂轟濫炸的報復行動,造成兒童及婦女慘重的傷亡。(資料照,美聯社)

自10月7號戰端開啟以來以來,止戰、釋換俘、人道救援、救死扶傷還在進行之中,更遑論災後的重建與管理。美、中、俄三國外交動作可以簡單結論如下:美國:事倍功半。中國:力有未逮。俄羅斯:心頭竊喜。

這一場戰爭不但不能夠解決以巴之間長期存在的問題,反而加深了彼此的仇恨,使得美、中、俄都認可的兩國論變得更遙不可及。

*作者為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