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年輕人走進非洲: 那些淘金、逃避與叛逆的故事

2023-10-11 14:29

? 人氣

楊帆在整個過程中非常緊張,全程緊握手機。後來他反思,或許有時賄賂也是必須的:「這個地方的生存之道相對於國內來講要野蠻一點,如果採用一種不太正規的處理方法,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那裡工作一個月後,楊帆發現與他之前想像的工作節奏有落差。他時常因為公司人手不夠而不得不身兼數職。作為一位應屆畢業生,初入公司兩個星期就要負責對數千噸的貨物進行規劃,跟蹤千萬元級別的項目。

即便如此,他還是願意把這樣的生活當做一種挑戰。他利用業餘時間在自己的小紅書賬號上開設了「小於勇闖非洲小記」,記錄他在贊比亞的所見所聞。他希望積累一些粉絲,或許有朝一日也能像那些具有開拓精神的前輩一樣,成為市場經濟下新的弄潮兒。

「叛逆之路」

27歲的小魚今年4月來到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她時常在業餘時間跳繩健身
27歲的小魚今年4月來到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她時常在業餘時間跳繩健身。

基於安全考慮,許多初入職場的中國年輕人傾向於通過官方渠道應聘國企外派崗位。但也有人主動請求熟人介紹工作,或者直接與當地的私企聯繫工作。

27歲的小魚今年4月來到剛果(金)首都金沙薩(Kinshasa),為一家大型中國私企做財務專員,她是通過企業內部員工推薦應聘過來。

她居住的地方由公司分配,位於一個較為高檔的別墅小區,住戶大多是中國人,還有一些較為富裕的非洲人。在通往小區的大馬路上設有關卡,對每一個進出的車輛進行檢查。進入小區後,拐角處有持槍的保安駐守;小區內每個區域設有大門,也有保安把守。

小魚住的地方由公司分配,位於一個較為高檔的別墅小區。
小魚住的地方由公司分配,位於一個較為高檔的別墅小區。

作為一名女性,小魚將自己走到非洲的經歷形容為「叛逆之路」,很大程度是為了逃避家庭生活的瑣碎。

小魚來自廣東省的一個小縣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思想滲透在家庭裡,父母不斷催促她趕緊穩定下來,但她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國內,大城市的生活壓力讓她覺得反感,但她又不甘心回到家鄉小縣城,一輩子生活在那裡。於是家人越嘮叨,她越抗拒,索性遠走非洲。

小魚2019年畢業於中國一所普通大學的法語專業,這已經是她第二次進入非洲。她畢業後曾通過學校在剛果(布)首都設立的項目,成為一名中文老師,兩年後回國。

回國後的她曾順應家人意願準備考研。但近年來考研人數大增,競爭激烈,她最終失利。之後小魚再次萌生了重返非洲的想法。

「回到非洲的想法一直都有,畢業之前就感覺可能會在非洲長期待下去,來了之後就更堅定了我的想法。」

吸引她的是八小時工作後大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她學會了畫畫和花式跳繩,也會在下班後換上無袖衫,蹬上球鞋,到操場上和當地非洲人一起打籃球。在乾燥的金沙薩夏日吹著剛果河畔吹來的晚風,對她來說也是一種美。

「很簡單,很快樂,」她說。

小魚曾在剛果(布)一所學校任中文老師。
小魚曾在剛果(布)一所學校任中文老師。

對於像小魚這樣法語專業畢業生來說,大部分人把非洲當做一個跳板,工作幾年後到法國或其他發達國家工作,或者回國發展;有少部分人把非洲當做第二個家鄉,一待就是十幾年。

小魚也希望到法國留學,但如果沒有機會留在那裡,她可能重新回到非洲,長久地居住下去。回國對她來說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

「就像大家說的,可能在非洲待久了就回不去了」,她說。 一是適應不了國內的工作節奏和要求,工資待遇也未必能達到要求;二是自己掌握的業務也許只適用於非洲的環境。

不過,非洲也並不是一些媒體所稱的「就業天堂」。有報道指出,有中國畢業生在應聘期間被騙。

小魚就曾遇到一位法語專業畢業的女生,應聘到一家中國私企做翻譯。她在去非洲前沒有與對方簽訂合同,後來公司無法給出承諾的高額薪水。疫情期間,由於業務停止,這位女生無法正常工作,被迫在老闆家幫助照顧小孩。

「非洲生活也不是完美的,也會有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小魚說。

(為保護受訪者身份,陳卓、楊帆、小魚為化名。)

在剛果河邊,小魚在與公司同事團建。
在剛果河邊,小魚在與公司同事團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