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長照會是台灣長期發展的「死穴」嗎?

2023-09-23 07:20

? 人氣

長照保險制與稅收制的優劣爭辯討論久矣,但很難有定論。保險制的優點很明確,有明確、固定的長期財源、較不容易排擠(或被排擠)其它支出項目、落實使用者付費、支出上更具成本觀念等;稅收制則是「簡單明瞭」,由政府負責長照經費,不會額外加重民眾與企業的負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既然2種制度都有先進國家採用,顯然都有可取之處,重點在是否適合該國的體制。採稅收制最令人擔心的是會造成政府財政日益沉重的負擔,終而讓長照變成「七折八扣」、品質下降。政府1年編列給長照基金的預算約600億元,來源則包括遺贈稅、菸稅、菸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其他收入(房地合一稅)及政府預算撥充等。但這些錢很快就會不夠,原因就是人口結構快速老化。

以現行稅收結構而言,正常成長終究有限,「追不上」支出與成本的增加,甚至如菸稅、健康捐等趨勢上是減少;雖然衛福部強調無財源不足之虞、政府會以預算撥充,但最終必然排擠到其它支出而有必要加稅;但台灣是一個租稅負擔率(稅收與GDP的比例)偏低、只有12-13%左右的國家,遠低於歐美國家的20-30%左右,更遠遠低於北歐那些擁有讓人羨豔社福國家的40-50%─當然,北歐國家的長照必然是稅收制。

雖然民眾為長照保險繳交的保費,也可視為另一種稅(或捐),在計算租稅負擔率時,時常會加上各種社會安全捐或醫療保險費等後再計算的數字,但隨著社會快速老化、長照支出也會加速膨脹,不論是那個黨執政,政府都很難加稅,因此務實也現實的來看,長照保險制有可能是台灣終究要走的路。如果考慮到另外開辦一個「全民長照保險」高昂的行政成本、民眾繳交保費意願不高(因使用率低),也可評估考量「外掛」在健保體系上執行,算是另類的「借殼上市」。

依照官方統計,全台失能人口數已超過80萬人,2年後就要破百萬,家中有失能、需要長照者,受到影響的人數在1.5-2人,所謂的「長照悲劇」不時發生,而這個問題正加速惡化,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長照問題,台灣的長期發展也會受影響,候選人是該聚焦於此,而且未來無論誰當選,都要面對與解決越來越嚴重的長照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