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關於誠信的微弱請求

2023-09-07 06:10

? 人氣

故宮─南部院區【問題意見整理】。(作者提供)
故宮─南部院區【問題意見整理】。(作者提供)

其實從官方強調所謂的人數可以看出一座博物館如何被合理的閹割掉,不管北院與南院都在強調到訪人次刷新紀錄,尤以南院為最,我們不禁要問重複計算、只要是「進入」南院都算是人次,強力灌水製造南院的昌盛繁榮,這到底具又什麼教育及文化上的意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究其因是因為自從大小姐上台之後便以未具有專業背景的公務員充任故宮的管理階層,導致原來故宮的教育及文化基礎幾乎喪失殆盡。原本南院的確有潛力成為一處以教育文化為本的綜合場域,無奈在政治正確之下完全無法施展其功能,前院長吳密察先生更是一個政治掛帥的經典案例,沒想到換了新院長之後,情況並無改變多少,先前南院爆出賴姓研究人員差勤不確實且涉及貪瀆,卻僅以兩支申誡具結,此案也引起內部譁然,認為處分過輕,之後又發生安管科科長被降調卻不解釋原因的稀奇案例,蕭院長如今依舊默不作聲,其實不管五十或是一百萬,這只是冠冕堂皇的表徵罷了,而且這種表徵還是基於欺騙而來。這七年多來,台灣的故宮走的非常兇險,它早已成為一種政治上的政策工具,這對於文化的發展無疑是一大戕害,故宮官方竟也因為必須滿足執政黨及民意代表以成效導向為主的預算編列制度而自行閹割其專業,所謂的成效導向大致上是以參觀總人數、執行活動的多寡、展覽數量的多少為依歸,而這種標準無非就是一種變形的 KPI  —— 以量化的模型試圖解釋博物館具有文化上的公共價值,至於博物館是否已經實踐了⽂化傳承、文化實踐或是文化認同的使命,則多半無⼈聞問,在這種情況下,原本應該超然獨立為藝術而藝術 (art for art’s sake) 的文化專業已成為政治附屬品,時任立委的柯志恩就曾在質詢時如此說道「南院用了沒有相關沒有專業背景的公務人員, 流動率高,有才的人掛冠求去,沒有才的人憑藉關係進來,欠缺博物館背景的人,用地方政府的視野、讓外行 領導內行,追求來客率,這樣南院做不起來。」(聯合報 2019 年 10 月 31 日載),

我們想問的是營運預算由國家支持的故宮為何汲汲營營地綢繆人次?對於本國人而言,既有納稅之事實又何須購票?故宮並非營利事業單位,言必稱人次的說法無疑地是故宮自貶身價的愚蠢作為,當年的吳前院長如此說;

「預計今年底南院參觀總數會到90萬人」,他更勉勵故宮員工,希望再努⼒達到 100 萬⼈次。「我的策略是先把入館人數擴大,再來是門票收入。」

吳密察表示,正常情況,入館人數增加、門票收入相對也會成長。然而基於故宮門票收入主力來自於外國人,在南院外國參訪⼈數只占 3%情況下,自然而然,南院的門票收⼊相對較少。吳密察指出,故宮南院相較北院是新成立的場館,南院成立目在於文化近用,提供中南部民眾享有就近欣賞故宮⽂物的機會,在參訪⼈數與門票收⼊之間,他認為,「應先搶救入館人數而非門票收入」。 

搶救故宮南院參觀人數優於門票收入,
2019年10月17日中央通訊社報導

其實不管是入館人數或是門票收入,這都不應該是故宮的本業,衷心期待蕭院長能夠破除並矯正人次的迷失,也別任由南院遂行其一國兩制的作為,我相信人們重視的是故宮的展覽品質及其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至於那些人次的計算不如交由嘉義縣政府文觀局去操作吧!

*作者為遠眺花果山的智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