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相訪問北京:後「黃金時代」英中恢復溝通,會否開啟「良性循環」

2023-09-01 12:07

? 人氣

而這一切當中的核心,是英國近期對華政策的基礎來自於英國在經濟利益與安全關切之間的權衡取態發生了改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時候,英國尋求在中國的商機,希望中國在英國投資,甚至歡迎中國參與一些敏感領域的建設,比如民用核電站。

但是隨著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採取越發具有威權傾向的政策路線,英中關係變得緊張。

蘇納克擔任首相之後,如今走向新一輪接觸的舉動,可能是受到一種實用主義、商業導向的政策驅動。但是這也受到了一些保守黨議員的批評,他們認為,英國應該更警惕,避免被看作是容許中國對英國經濟施加影響。

在倫敦講話的蘇納克拒絕談論他是否會在下月德里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與習近平對話,但是表示在氣候變化、全球衛生和經濟穩定性等「一致領域」上與中國進行討論是「明智」之舉。

英國雷丁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系講師丁宏量不認為柯維立訪華代表英國對華立場的「軟化」,因為在人權、安全等事務上,英國的口風並沒有變化。

Rishi Sunak
英國首相蘇納克去年曾指,英中關係「黃金時代」結束

但是,他向BBC中文表示,相信在新疆、香港等等主權和人權事務上,柯維立會「很大程度上是自說自話……很難會有一些實質性的成果。」

香港學者、亞太區華人智庫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則向BBC中文表示,與北京提及人權和主權問題,可能會令柯維立此行取得成果的機會「大打折扣」。

「習近平很明顯是實力至上,或者國力至上的,」他在電話訪問中表示,雖然眼下中國被認為是面臨經濟上的危機,但是無論在資金和技術上,都看不到中國對英國有很大的依賴。

他解釋說,在中美的競合對決當中,其他國家的重要性「下降得非常厲害」,而英國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必不可少的市場或者技術來源,也不能動搖對中國的安全,所以英國在談判中是「處於下風」。

他指出,正如中國領導人訪英時不會與英國談及蘇格蘭、北愛爾蘭或者國內族裔等問題,英國如果以主權或人權事務挑戰北京,就很可能削弱其他領域合作的可能。

「談生意,我就和你談,如果你要談主權、領土等等,中國沒有必要和你談,」許楨說。

「假如,只是假如,(克萊費利和蘇納克)在國內面對很多壓力——你接觸北京的話就必須這樣說,那你不如不要去——你說完之後,難道中國人會提供更多機會給英國企業?或者這些領域會因為尊重英國而有所動搖或改變,從而令英國得到一些外交上的成績?我認為兩者都不會。」

中國的考量

近數月來,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及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都訪問過中國,致力於重新啟動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交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