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柯文哲的小黨政治「哲」學

2023-08-23 05:40

? 人氣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資料照,柯承惠攝)

柯文哲自2012年進入政壇後,遊走在藍綠之間,批藍打綠成為其主打「白色政治」的核心主軸,為了加速整合並鞏固其政治基礎,無非是要吸收中間不藍不綠且不滿現狀的選民們,更要集結有別於太陽花世代的第三勢力,成立政黨可謂勢在必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既然太陽花世代會選擇時代力量、臺灣基進,甚至是社會民主黨,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台灣團結聯盟,本土陣營爭取突破已非易事,那麼看起來泛藍分裂出來的新黨、親民黨,與其對抗反而更加適合,又因為泛藍陣營長時間整合失敗,常有炮口對內的問題,「白色政治」似乎更受這些不滿泛藍陣營長期分裂,並一再失望的淺藍支持者青睞,這也是為什麼臺灣民眾黨泛藍支持者基數看起來較多的原因。

柯文哲曾於2015年,應深受新竹年輕人支持、並具科學背景的時任民國黨主席徐欣瑩邀請,一同前赴新竹縣踏查,並為此召開座談會,更在2018年徐欣瑩角逐新竹縣長時多次站台,便可以看出柯文哲正在透過他主打的「科學」去企圖影響在竹科工作並在新竹深耕的科技新貴,在政治上的表態。更直觀的也會是2022年在新竹市長選戰中拔得頭籌的高虹安,有資策會背景的工程師,除了也同樣深受新竹年輕人支持,更深得新竹高科技產業與工業產業的勞工支持,完美應證柯文哲主打的「科學」的重要里程碑,以現代的角度解決現代問題便是這幾場選戰最好的註解。

柯文哲在泛藍陣營的深耕與整合,也早有跡象,據《風傳媒》相關報導,早在2016年大選就接觸過宋楚瑜,而宋楚瑜在張昭雄的推薦下,與徐欣瑩牽線,三者之間各有交集。而後黃珊珊接任副市長,甚至在2022年台北市長選戰後加入臺灣民眾黨,雖說親民黨與民眾黨都是柔性政黨,但在選戰策略來說,彼此之間既是盟友又是競爭對手,能否創造更大的聯盟與保持雙方勢力均衡,只能有待觀察。

而早在2019年《上報》的一則報導中,也指出柯文哲在當時考量不分區席次分配複雜,因此拒絕與友好小黨共組黨團。民眾黨在泛藍市場逐漸壯大的情況之下,這些競爭與合作有機會成為強勢主導的茁壯,真的只是小黨政治嗎?還是只為廣泛吸收泛藍支持者,以取代國民黨的大黨地位?但又有哪個大黨會自稱小黨呢?既然彼此都是小黨又是好朋友,那為什麼不能比照先前臺灣綠黨、社會民主黨之間的不同合作型態,保有彼此對等的競合關係,在議題上或策略上達成共識與合作?

*作者為學權工作者、時事觀察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