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拜登簽署對華投資禁令,將進一步推動美中脫鉤

2023-08-11 12:53

? 人氣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多年來將中國公司列入黑名單並對其在美投資進行嚴格審查後,拜登(Biden)政府正向美國企業發出明確信號,引導投資遠離中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雖然看似僅針對具有軍事、監控和網路功能的關鍵尖端技術,實則意在重新安排美國資本和專業技術的流向,使其遠離美國最大的全球競爭對手。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該命令禁止美國對中國先進半導體和量子計算領域進行投資,並要求美國投資者向美國政府通報對其他類型半導體以及AI的投資。該命令還禁止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參與被禁止的交易。

白宮官員表示,這項命令旨在使中國無法獲得技術訣竅、市場准入以及美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投資帶來的其他好處。此舉可能進一步打擊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這些公司先前已經面臨一些不利局面,包括中國經濟增長乏力,抗疫封鎖加大前往中國旅行的難度,以及美中緊張關係加劇背景下,近期美國公司和其他外國公司成為一項打壓行動的目標。

精品研究公司Trivium China的合夥人Andrew Polk表示,雖然由他提供顧問服務的一些美國公司仍然對中國市場感興趣,但許多公司已經越來越猶豫。

Polk稱:「我們總是說中國市場的風險調整回報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一點也引起了我們客戶的共鳴。」他表示:「因此,我們看到許多公司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其中國戰略。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一定會改變戰略,但他們現在正對戰略進行壓力測試,因為我們顯然已經處在一個新的環境當中。」

周三的行政令正值美中雙方艱難推進緩和關係之際,之前的幾個月裡,美中因台灣問題、烏克蘭戰爭、間諜活動和技術控制等問題而變得關係緊張。政府官員和安全專家說,短期內雙方可能會維持最近幾個月取得的脆弱外交進展。

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看來,在國內經濟成長乏力,經濟陷入通縮,外商投資驟減的情況下,與美國關係維持平穩,哪怕只是暫時的,也可以提高他在國內的威望。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外交部高級官員楊濤上周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院和其他部門官員進行了討論,重點之一是為習近平出席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亞太領導人峰會以及與拜登舉行單獨會談做準備。

官員們表示,雙方還推動修復溝通渠道,本月初步同意成立工作組來討論亞太地區和海事問題。關於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訪問北京的討論仍在進行中,此行可能安排在本月晚些時候,這將是拜登政府高級官員自6月以來的第四次訪華。

然而,從更長遠來看,中美正深陷龍虎鬥,兩國不得不脫離數十年來為雙邊關係提供壓艙石作用的經濟和商業聯繫,而上述新的投資限制措施可能會加速兩國進一步疏遠的勢頭。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官員Liza Tobin說:「多元化、去風險、脫鉤、脫離——你喜歡哪個詞就隨便選哪個——這種話題確實已在華盛頓深入人心,越來越多地進入矽谷,而且確實也在向華爾街傳播。」Tobin現任職於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專注於技術政策的組織Special Competitive Studies Project。

風投公司曾經大舉湧入中國,但一定程度上受緊張局勢加劇影響,這些公司已紛紛撤出中國。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2021-2022年,美國對中國初創企業的投資下降了逾30%,而且今年很可能進一步下降。

以總部位於加州的風投公司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為例,該公司於2006年成立了中國業務部門,據一位熟悉該公司情況的人士透露,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該公司已削減了用美國基金投資中國初創企業的力度。

「此舉傳遞出的真正資訊是,這是企業和投資者必須考慮的持久趨勢,」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研究員、供應鏈情報公司Horizon Advisory的聯合創始人Nate Picarsic表示,「地緣政治和國家安全風險已成為一個永久性問題。」

隨著該行政令在最近幾個月逐漸成形,中國官員敦促美國不要推出,並指責華盛頓試圖阻礙中國的發展。該行政令發布後,中國外交部周四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並稱拜登是在背棄先前關於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的說法。

中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稱,這是搞逆全球化,去中國化。聲明敦促美國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立即撤銷錯誤決定,取消對華投資限制,為中美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環境。

多年來,關於技術和市場准入的爭端一直沒有平息;在過去十年的中期,習近平政府提出了主導尖端科技領域的計劃,並加大力度施壓外國公司轉讓專有技術,由此爆發了更為尖銳的衝突。

川普(Trump)執政時期將中國軍方的供應商列入黑名單,並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的審查,之後拜登政府公布了一項廣泛禁令,禁止轉讓先進製程半導體及相關製造設備,同時禁止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參與該領域的活動。美國還促使盟友日本和荷蘭紛紛效仿。

中國採取了反制行動,對綠色技術所需的關鍵礦產實行出口管制,並禁止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MU)的產品進入關鍵基礎設施。

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 7月份訪問北京時,試圖打消中國對當時正在討論中的投資限制措施的顧慮,避免引起反制。她表示,她當時解釋道,這些措施旨在縮小範圍,是出於國家安全目的,而非經濟利益,她預計要是中國政府也會這樣做。

「國家安全是我們不能妥協的事情,我們會保障國家安全,即使這會損害我們自身狹隘的經濟利益,我們也會這樣做。但是,當我們採取這種確實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的行動時,我們將確保這些行動是透明的、目標明確的、並且得到了充分解釋,」葉倫上個月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中說道。

葉倫說:「我想指出,中國也通過出口管制和其他類似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國家安全。」

中國外交部的聲明暗示中國可能會採取反制行動,稱中方將「堅決維護自身權益」。如果中國政府採取反制行動,可能會謹慎選擇,以避免傷害本國企業和進一步削弱中國經濟。

尤其可能受到影響的領域是電動汽車和太陽能技術,中國在這些領域的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保衛民主基金會的Picarsic說,他認為投資限制的效應會向外擴散,影響美國投資者涉足其他行業的意願,尤其是生物技術等可能增強軍事或警方能力的行業。

他說:「這裏的結構性基本面是競爭和升級,我認為,從迄今為止的情況來看,不管是美國政府圍繞此舉發出的信號,還是中國的預期和潛在反應,都表明這方面不會有任何改變。」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