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台灣生產性農業何去何從?

2023-07-29 06:30

? 人氣

台灣的生產性農業面臨轉型,常態性補貼不是辦法。(來源/桃園市政府提供)

台灣的生產性農業面臨轉型,常態性補貼不是辦法。(來源/桃園市政府提供)

今年以來台灣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選舉新聞:民調數字、組合搭檔、侯韓郭情結、藍白合…,若論政見,農業這個議題,鮮有候選人談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近有幾則與台灣農業有關的新聞,其一就是鮮乳:我國與紐西蘭曾於2013年簽署具有FTA性質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其中一個項目是雙方議定自2025年起,從紐西蘭進口到台灣的液態乳,關稅將由每公斤14元降至零,台灣酪農擔心衝擊島內生乳市場。果不其然,農委會立即劍及履及提出保護本地酪農產業永續的11項措施!

過去台灣每年生產鮮乳約45~6萬噸,農委會數據2023年預定目標只有43萬噸,這是因為已有通路商超前佈署,逐漸減少與本土酪農的契購簽約。

人類生活當然需要消費農產品、食品,但是否每一種個別項目都要在本地生產製造呢?國際商貿大抵是考慮經濟比較利益,意即看某項產品在哪個國家地區生產製造比較價廉物美,其中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原物料來源、生產加工及行銷技術等等。

就鮮乳這一產業看紐台雙方的經濟比較利益:2022年,紐西蘭的牛乳產量是2,189萬噸,幾近台灣的50倍之多。產業規模這一點,就打趴了台灣本土酪農。新聞引述台灣某酪農業者感嘆:『是否支持本土鮮乳,回歸個人選擇。但紐西蘭鮮乳品質佳,加上價格又便宜,你是消費者會怎麼選?』

畜牧養殖業其實是高污染的生產性農業,除了糞便污水,牛隻呼吸、打嗝釋出的甲烷也是主要的溫室氣體。2021年在英國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超過100個國家簽署《全球甲烷承諾》宣言(Global Methane Pledge),要各國自主減少甲烷排放--最大來源之一就是畜牧業!其次還有天然氣,紐約市政府破天荒地頒布法令:新建房屋及舊屋改建,一律禁止設置瓦斯爐,必須改為電爐,因為發現天然氣的管線也會嘶嘶洩出甲烷。

就讓台灣的酪農戶自主選擇離牧退場吧!不要再什麼十幾項措施花費鉅額公帑補助更新設備等等的了!簽署ANZTEC以來已有12年時間給我們準備,還要哀嘆什麼?掙扎什麼?

台灣乳牛的品種幾乎全是海外來源,其中又以荷蘭的Holstein為主。本地乳牛培育多採用歐美進口的冷凍精子,授精懷孕生產後,小牛大約還要飼養一年半方能開始泌乳。一頭牛的飼料(玉米黃豆)也幾乎九成以上是購自巴西、美國。所以,計算本地生產牛乳的「碳足跡」其實是非常的巨大。這幾乎是台灣所有畜產動物的共同罩門,所以食用本地乳品、肉品,並沒有特別短的「食物里程」。政經操弄,動輒訴諸「本土」優勢,其實是經不起嚴格的科學檢視。而大量進口飼料,也是壓縮我們「糧食自給率」的主因。

其實我們的主食如稻米及蔬果、魚肉,個別項目的「糧食自給率」都相當高,整體數值被拉低主要是出在進口飼料。台灣近年雖有嘗試推廣種植黃豆、小麥、硬質玉米,謂之「大糧倉計畫」,但產量相當有限。

以牛豬等紅肉為例,飼料佔了六、七成的養殖成本,自海外大量進口飼料,受限於產地價格及國際運費波動,使得本地牧農難以負擔高額成本。政府已經暫時取消黃豆、小麥、玉米的營業稅。但不只是原物料漲價,人工及電費都上漲,又缺工,而政府又動輒插手干預毛豬的拍賣價,使得豬農的困境難解。

試揣摩:如果我們不在台灣本地養豬養牛,而是轉從海外直接進口紅肉呢?

由於黃豆玉米及肉品的成分密度不同,裝載一公噸飼料的貨船空間,可以裝載更多冷凍肉品,而海外肉品養殖大國的價格多是比台灣本地更便宜的。不說美國了,以我們在南美洲僅存的友邦巴拉圭為例,它就是農產大國,而且它的牛隻飼養過程是沒有添加萊克多巴胺的!我個人經常購買巴拉圭牛肉,也常向親友推薦。

豬,2023年5月調查:全台尚有5,893個養豬場,已經比2014年調查減少三成,主要也是受限於飼料人工等成本上漲。這麼多的養豬場裡,飼養一千頭豬以上的僅佔約兩成,199頭豬以下的場卻佔了四成以上。可想而知,小場業主無能力負擔環保改善措施。地方新聞常見民眾抗議禽畜養殖場汙染環境。何況,台灣位於亞熱帶,養殖動物容易染疫;夏季炎熱,牛隻泌乳也會減少。從比較利益看,我們並不適合發展畜牧養殖業。

一頭豬,品種是盤克夏、精子是海外冷凍空運來的,飼料也來自海外,不過在本地吃喝拉撒半年多,汙染盡在本島,這有什麼本土價值可言?農委會還說要補貼豬肉出口,要倒貼海外消費者購食台灣豬肉?難道不是賠錢生意?可記得2021年大陸以有病蟲為名而禁止輸入台灣鳳梨,農委會也曾花大錢補貼台灣鳳梨空運澳洲。當地的水果通路商好奇這是哪招?因為澳洲就是鳳梨的主要產地。也有補貼出口日本,後因採收後的冷鏈處理不當,導致在市場的台灣鳳梨被發現有黑心,銷日數量銳減。其實,日本人是愛吃鳳梨的,只是九成以上進口都來自菲律賓。台灣方面雖自稱是高價位鳳梨,但那僅佔零頭的數量也未能守住品質。

這是台灣農產品拓展外銷的瓶頸:出口目的地多以單一市場為主要對象,2022年大陸海關聲稱多次從台灣輸往大陸的石斑魚中檢出禁用藥物,還檢出抗生素超標,因而禁止台灣石斑魚輸陸。新聞鬧大了,我們方知台灣石斑魚出口受惠於兩岸的ECFA早收清單,九成是輸往大陸,而其品種主要是台灣本地人少吃的龍虎斑。農委會使出唯一的一招--撒幣,拿10億救石斑,其中一部份是讓小學的營養午餐「班班有石斑」,沒想到去鱗、去鰓、去內臟的「三清」作業繁複,供應鏈未能配合,最後草草結案。「支持國產石斑魚」也有後遺症:台灣飼養鰻魚也是九成外銷日本,可自去年起銷日訂單即減少,今年(2023)尚有上千公噸滯銷,鰻魚養殖業者忿忿不平,說怎麼不也拿十億救鰻魚?

難道要「班班吃鰻魚」?

鳳梨釋迦、龍虎斑、鰻魚....,都是外銷為主的農產品,且海外市場單一,如果銷路有變,理應審慎檢討後即斷然退場,而不是死撐、硬掰。香蕉是另一個例子,早年曾有外銷日本的美好時光,但自青果運銷合作社的「金碗金盤剝蕉案」之後即一落千丈。蔡政府上台後信誓旦旦成立「農業國家隊」,意圖重振香蕉外銷,我們也在媒體上看見好幾次日本學生載歌載舞感謝台灣致贈香蕉給他們,安倍晉三在世時也曾貼出與台灣鳳梨的合影,可贈送試吃後日方並沒有擴大進口台蕉。而由台肥邀集相關公司於2016年組成的「台農發」,外銷鳳梨和香蕉不見績效,有出口商指出「台農發」應該是純貿易公司,『但裡面的人卻完全沒有做生意能力』。

台灣的生產性農業是淺盤經濟,拓展外銷困難,僅剩內銷一途。因天災減產,市場價騰升;盛產,就變成銅板價,常見高麗菜不是扔棄田中耕鋤作肥料,就是任憑民眾自行採摘。香蕉呢,就轉請阿兵哥代食加菜。

各位可知世界有多少國家地區種植生產香蕉這種作物?答案是超過一百個,可是台灣人民只能吃南投蕉、屏東蕉,1450的農運文青還要溫柔地教導我們辨認南部和中部香蕉的異同。近鄰菲律賓就是產蕉大國,為何台灣人民可以吃美國萊豬肉,不許吃菲蕉?我們駕駛TOYOTA汽車、拿iPHONE打電話、買LV包包炫富,怎麼就不能吃菲蕉?為何政府可以撥款購買本地蕉救市,卻不能支援王雪紅的HTC手機及嚴凱泰的納智捷汽車?世界有一百個國家可以生產手機嗎?不救高科技的手機製造業,卻救低技術、低產值的蕉農!邏輯何在?

20220625-中華民國全國漁會25日舉行「寶島鱻魚,鮮美一夏」記者會,向民眾推銷台灣石斑魚。(顏麟宇攝)
台灣石斑魚被暫停輸陸,農委會的措施就是補貼。(資料照,顏麟宇攝)

進口豬肉划算嗎?當然!目前台灣進口最多的國家是加拿大,其豬肉屠體價還不及台灣本地價的一半。很多歐洲國家也是養豬高效率地區。只要我們不以配額和高關稅卡之,台灣消費者就可吃到價廉物美的海外進口豬肉,也無須擔心沒有滷肉飯(蘇貞昌的恐嚇之詞)。各位可能也不知道:中華民國養豬協會曾以公函致農委會,呼籲政府提供離農津貼讓豬農選擇自願退場離牧。這是自知之明嘛!

這是台灣生產性農業的共同弱點:多為家族經營的小農、老農,務農相當部分收入是政府各類名目的補貼款。例如自1995年開始發放的老農津貼原為「暫行條例」,後來演變為常態化,在兩黨競逐選票下金額日益拉高;現在又有農民保險及農民退休儲金,對農民的保護已夠多了,甚至使得不少勞工為之側目。

常態化補貼下的農業,導致許多土地被劃分為農業用地,即使已廢耕、休耕,仍然難以變更地目改做他用。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在2020年參與國民黨內總統提名競選時,政見發表會上曾說他到雲嘉南地區,農業耕作還是平面式的,沒有見到垂直耕作的先進方式,大面積土地用在生產低產值的農產品。台灣工業界急得跳腳的有「五缺」--其一就是缺土地蓋廠房。很多人譴責非法的農地工廠,孰不知人家黑手老闆也是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何況,說農地工廠違法,可知有多少石斑魚養殖場也是非法的?政府有取締嗎?

最後,每逢乾旱不雨,政府調節用水總是先決定哪些地區農田休耕。農運文青挑撥情緒說是「犧牲農民」。經濟部長王美花曾經委婉解釋,是因為農田用水總量就超過民生及工業用水,即使工廠全部停工,水資源也不夠農田灌溉的。

確實,全台80萬公頃的農田,一半用來種植水稻,光灌溉用水就是民生用水的三、四倍,更是工業用水的八倍,佔全國總用水量的近七成。農委會跳出來辯護:農田用水多來自河川水及地面水,直接取自水庫及地下水的比例有限,綜合起來農田用水僅佔全部水資源的61.8%。打臉的真相卻很尷尬:今年南部水情嚴峻,嘉南平原很可能面臨史上首度全年各期稻作均休耕,主因就在於烏山頭和曾文水庫的集水區降雨不足。種田還是需要水庫的水嘛!什麼「多來自河川水及地面水」?

七成也好、六成也罷,農業終究是用水的大宗用戶,而各地的灌排渠道年久失修,漏失嚴重。灌溉用水後端也沒有回收處理再利用,任憑放流大海。而農業生產總值在GDP的佔比,政府將後端相關產業如餐飲業附加價值攬入一併計算,得出佔比11%的怪異高值。即使如此,11%產值卻用了六、七成的水資源,這應該嗎?難怪王文淵、郭台銘、李鴻源都曾提過應檢討我們的農業政策。

農委會又以常人一知半解的環保名詞迷惑大眾,說水田有降溫功能,可以回灌地下水,且能孕育生物多樣性。其實,水田是平面生態系,其降溫及生物多樣性功能遠不如立體的林地,且農田是人為生態系,需要挹注人力及肥料、水電、油料等資源照顧,而森林是自給自足的生態系,造林之後所需撫育甚少。過去有「平地造林」政策,主要是在台糖公司閒置土地種樹。後來為推動太陽光電,政府想「砍樹改種光電板」以發展綠能,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不妨反問:如果這些綠蔭遮蔽的林地要「退林還耕」再變成水田,民眾接受嗎?

種田種菜農地田地(示意圖/Pixabay)
在光電政策下,農地大為萎縮。(示意圖/Pixabay)

農業是泛名詞,可再粗分為「生產性農業」及「農企業」。前者就是種植作物及養殖動物的初級產業,後者包含了農產品的加工處理、進出口行銷。再以豬肉為例:養豬長成屠宰後出售,一斤五花肉賣多少錢?如果稍加醃製做成鹹豬肉,價格是不是馬上提高了?如果再做成香腸臘肉呢?附加價值都提高,這就是農企業。僅有初級農業的國家多是貧窮的,有農企業者才能富裕,美國就是「生產性農業」和「農企業」兼備的國家,它的「聯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歷史悠久,是協助美國政府以種植香蕉控制中南美洲的功臣,「香蕉共和國」一詞的始作俑者,如今也是這間公司在菲律賓主導香蕉鳳梨產業。我們的「農業國家隊」可堪望其項背?

我們應當發展的是農企業,而非死守生產性農業

再思索:士林大香腸的豬肉原料一定得是士林養的豬嗎?金華火腿非得是浙江金華的豬?與其我們在本地辛辛苦苦養豬再賣五花肉,何不自海外進口豬肉,在台灣加工製作金華火腿?過去馬政府執政末期曾有「自由港」的構想,其中就包含了進口農產品原料,在港口的經濟特區加工後再出口,也可視為「MIT」的產品。可惜功敗垂成。

我知道很多人會擔心:如果多數農產品和食品仰賴進口,一旦發生天災或戰亂,豈不有「斷糧」之虞?

首先說天災:如果我們的進口來源分散,風險就會減少;萬一發生全球性的大規模天災,台灣也很難保證就可以獨善其身的倖免。例如2009年H1N1豬流感疫情大爆發,全球包括台灣幾無一地逃脫災難。何況台灣的戰備儲糧超過80萬噸,已足夠全台人民食用半年以上。

再談戰亂:當前台灣的主要假想敵不就是彼岸共軍?一旦發生最糟的狀況--共軍全面武統來襲,你認為我們可能在漫天烽火中,悠閒地收割稻米、擠牛奶?而在敵軍封鎖本島時,應當擔心的是紐西蘭牛奶進不來?還是天然氣進不來?我們家裡都有一、兩罐奶粉吧?奶粉罐見底之前,瓦斯爐會不會已先斷氣熄火?如果戰敗,你覺得會是因為沒有牛奶喝、大米吃,還是因為機場、海港及基礎設施遭炸毀癱瘓?

本土生產性農業的重要性,多年來已被過度神話般誇張了它的必要性。應該全面檢討了!哪些農產品是沒有比較利益下的競爭力的,就應當自然汰除,改為開放進口,不但是嘉惠此間消費者,也能藉此爭取與他國的經貿互利。而鄰近六都釋出多餘農地,還可提供為蓋社宅及工商建地之用,也能紓解高房價的民怨。

農業已不是科技問題,而是產銷調節問題,這當中又有高度的政商利益糾纏。你想過嗎?為什麼台灣東部花蓮的高麗菜價格,會比西部貴得多?難道真是只受限於運輸一項因子?

誠摯期盼各政黨候選人從立委到總統,都能提出各自的理性農業政見!

*作者為台灣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