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立陶宛不懼強權、挺身而出!北約峰會主辦國力挺烏克蘭和台灣

2023-07-11 21:10

? 人氣

2023年2月24日,立陶宛維爾紐斯的反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示威活動。(美聯社)

2023年2月24日,立陶宛維爾紐斯的反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示威活動。(美聯社)

今年北約領導人峰會的主辦國立陶宛,對獨裁強權的警惕與強硬態度,與許多西方國家不同。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立陶宛積極提供軍事援助、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立陶宛也尤其關注中國對印太地區的威脅,選在峰會召開之前公布新的印太戰略,以強硬措詞抨擊中國,明確為中國在烏克蘭戰和台灣問題上劃出「紅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人口僅不到300萬、國土面積列在世界第120之外的小國,展現不屈於強權的堅毅態度。《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沙洛爾(Ishaan Tharoor)11日撰文強調,隨著北約峰會開始,立陶宛將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並試圖憑藉自身立場,扭轉北約內部對中俄威脅的應對方式。

2023 年 7 月 11 日北約峰會登場前,美國總統拜登與立陶宛總統諾賽達會晤。(AP)
2023 年 7 月 11 日北約峰會登場前,美國總統拜登與立陶宛總統諾賽達會晤。(AP)

決心為烏克蘭制定加入北約途徑

烏克蘭於2022年9月申請快速加入北約,至今都未收到明確的入盟信號。與波蘭及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一樣,立陶宛是烏克蘭的大力支持者,並期盼這次北約峰會能助基輔當局一臂之力。按人均計算,波羅的海小國也是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最多的國家。

包括立陶宛外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內的波羅的海和北歐國家的8位外交部長,10日在《華郵》發表社論指出,烏克蘭及其人民的未來取決於「歐洲-大西洋大家庭」。該文呼籲,讓烏克蘭與包含北約和歐盟在內的歐洲走向一體化,「北約峰會上,我們期盼能有重大舉措,使烏克蘭與北約更加靠攏,並擴大在財政和長程方面對烏克蘭的實際支持。」

立陶宛總統諾賽達(左1)、波蘭總統杜達(左2)、拉脫維亞總統李維茲(右2)和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右1)13日在基輔呼籲各國對烏克蘭增加軍援,並要求俄羅斯為俄軍在烏國的行為負起責任。中為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美聯社)
立陶宛總統諾賽達(左1)、波蘭總統杜達(左2)、拉脫維亞總統李維茲(右2)和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右1)13日在基輔呼籲各國對烏克蘭增加軍援,並要求俄羅斯為俄軍在烏國的行為負起責任。中為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美聯社)

「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涉及令西方國家猶豫不決的問題。俄烏交戰之際,北約能提供烏克蘭什麼樣的幫助?俄烏戰爭終結後,北約能否盡快讓烏克蘭入盟?以美國與德國為首的大國傾向一套折衷方案,希望烏克蘭暫不加入北約,而北約盟國先把焦點放在提供烏克蘭中短期所需的國防能力和武器裝備。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暗示,預計透過以色列模式,幫助烏克蘭提升防衛。

但立陶宛認為這僅能當作臨時方案。立陶宛總統諾賽達(Gitanas Nauseda)告訴CNBC,北約給予烏克蘭的一系列臨時安全保障,「作為北約全面一體化道路上的臨時解決方案,可以考慮,這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合作形式……但並不能取代北約的正式成員資格。」

「我不認為這是烏克蘭的最終目標。烏克蘭的最終目的是加入北約聯盟大家庭。」諾賽達信誓旦旦地指出,在本次北約峰會上,為烏克蘭提供加入北約的途徑是「可實現的目標」。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鄰國立陶宛民眾焚燒俄羅斯護照、羞辱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圖像(AP)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鄰國立陶宛民眾焚燒俄羅斯護照、羞辱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圖像(AP)

沙洛爾指出,對於立陶宛來說,防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一項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正如蘭茲貝吉斯稱立陶宛清晰記得蘇聯佔領歷史,前蘇聯國家對俄羅斯的威脅始終保持警惕。

立陶宛前總統格里包思凱特(Dalia Grybauskaitė)最近也告訴《美聯社》(AP),2014年俄國非法吞併克里米亞、在烏克蘭東南部煽動叛亂後,西方國家的鬆懈反應令立陶宛失望。包思凱特表示:「西方的反應太慢,俄羅斯公然表明它可以佔領鄰國的領土。」她也警告說,本周峰會,北約盟國在如何處理俄羅斯的棘手問題上仍可能出現分歧。

2022年4月12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立陶宛國會發表視訊演說。(美聯社)
2022年4月12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立陶宛國會發表視訊演說。(美聯社)

將中國議題帶進北約峰會

立陶宛當局不僅關心鄰近的烏克蘭,也同時關注遙遠的台海,成為歐盟首先反擊中國戰狼外交的成員國。2021年,立陶宛因與台灣互設代表處,而與北京陷入地緣政治僵局。立陶宛堅持立場、不畏懼中國的經濟恫嚇,最終中國選擇恢復兩國間名義上的貿易關係──蘭茲貝吉斯認為,這證明抵制中國是可行的,並且國家不應為此降低價值觀的門檻。

沙洛爾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立陶宛官員將該國獨特的地緣政治位置視為宣傳抵制霸權的舞台。上周,立陶宛發布名為「為了一個安全、有韌性和繁榮的未來」的印太戰略文件,對中俄的措辭與立場比其他歐洲國家更加強硬。

該文件不僅直指中國對自由開放的民主社會構成了重大挑戰,還表示將擴大與台灣的貿易關係為立陶宛其中一項「戰略優先事項」,並主張採取措施遏止俄中的資訊操弄。該文件並稱,立陶宛認為「軍事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或使用武力與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都踩及紅線」,將招致價值觀一致國家的憤怒撻伐。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AP)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AP)

賓州大學佩里世界問題中心的台灣問題專家善學(Thomas J. Shattuck)向《美國之音》(VOA)說,立陶宛在北約峰會之前發布這份文件,「時機非常耐人尋味」,「顯然,這(中國議題)將成為與其他北約成員討論的話題之一。」

沙洛爾指出,以小國之姿發表如此強硬言論的立陶宛,將自己視為當代地緣政治對抗的堡壘。文件中寫道,「中國試圖對立陶宛施加經濟和外交壓力卻失敗,證明一個國家如果建立社會韌性並擁有可靠合作夥伴,就能夠抵禦經濟勒索。」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外交部)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外交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