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我們為什麼會相信假新聞?

2023-07-10 14:00

? 人氣

2022年5月,俄羅斯聖彼得堡一處東正教教堂外的耶穌像,往來行人都在看她們的手機。(美聯社)

2022年5月,俄羅斯聖彼得堡一處東正教教堂外的耶穌像,往來行人都在看她們的手機。(美聯社)

虛假新聞已對社會構成真正的威脅。心理和社會因素如何影響我們判斷其真假?為了不輕信受騙,我們該如何應對?

無論是有關烏克蘭戰爭、新冠病毒還是性別平等的議題,近年來網路上流傳的假新聞越來越多,尤其是當涉及到情感和有爭議的話題時。有時真假難辨。而另一些時候,事實和虛假新聞其實很容易辨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人情況不同,一些網路用戶總是更容易相信假消息和假新聞。在這篇德國之聲事實查核中,我們將探討其中的原因。

認知偏差讓我們輕信受騙

一個經常出現的術語是「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它描述了存在於我們人類思維中的那些難以擺脫的錯誤傾向。

當我們輕信假新聞時,我們的已有觀點、預先形成的世界觀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有時在一些專業文章中也將其稱為「partisanship」(黨派偏見/偏袒性)或「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差)。

認知心理學家斯蒂芬·勒萬多夫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是該領域著名專業文獻的作者,他解釋說:「如果我聽到一些與自己的政治觀點相符的東西,也就是我想聽到的東西時,我就會更相信它。」我們總是帶著偏見。例如,如果一個人認為德國接納了太多難民,那麼他就更傾向於去相信有關社區負擔過重或對於這一群體持負面態度的新聞報道。

我們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認知偏差」是常常過早地相信自己的直覺。我們在內化、評論和轉發內容之前不願再次檢查,仿佛再次核查事實是多余且令人厭煩的。很多用戶僅僅是閱讀文章標題,而不是實際內容。

《科學郵報》和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就通過發布誤導性標題來測試了這一點。讀者點擊鏈接後就會發現這其實只是一個玩笑性的實驗,但大多數人連鏈接都沒有點開。

負面資訊最能觸發我們

「從眾效應」(或「跟風效應」Bandwagon Effect)也會誤導我們:人們通常以他人為導向,而不是靠自己形成觀點意見。就假新聞而言,這意味著我們更有可能去相信其他很多人都相信的資訊。

當一個社交媒體帖子被大量分享和點贊時,我們便傾向於相信所謂「群體智慧」。問題是,其他人在點贊分享時也是這麼想的,並且如前面提到的,其中大部分人在沒有具體了解內容的情況下就分享和點贊了。

我們的記憶力對於正確記住所看到或所讀到的內容也沒有太大幫助,這就是所謂的「持續性不准確」(Persistence of Inaccuracy)。我們經常不太記得某件事的真假。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人們依然聲稱某條虛假資訊為真——即使後來通過事實查核的方式已被糾正為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