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海底電纜斷網》台灣欲建「星鏈」系統 馬斯克和這些因素成挑戰

2023-07-07 17:30

? 人氣

星鏈計劃(Starlink),2019年5月23日,SpaceX公司發射火箭,將60顆寬頻網際網路人造衛星送上太空(AP)

星鏈計劃(Starlink),2019年5月23日,SpaceX公司發射火箭,將60顆寬頻網際網路人造衛星送上太空(AP)

烏克蘭2022年2月遭受俄羅斯全面入侵,行動通信基地台和發電廠被轟炸破壞,但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創辦人馬斯克提供低軌衛星群「星鏈」,讓烏克蘭能保持通續,反抗俄羅斯侵略,而關注戰況的台灣,其離島馬祖2023年2月的海底電纜被中國漁船勾斷,更凸顯低軌衛星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彭博社》7日指出,若台海戰爭爆發,14條海底電纜會成為讓台灣網路癱瘓的目標,而台灣政府一直在全球試著尋找低軌衛星系統,為可能發生的斷網情況做準備,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計畫是個明確方案,且台灣與SpaceX在2019年有進行探索性會談(exploratory talk)。

不過在2022年初,原本友好的會談進程出現變化。《彭博社》引述2名參與會談的人士說法稱,SpaceX在台灣的代表敦促台灣政府,修改合資電信公司必須由當地資方持有至少51%所有權的規定,而SpaceX要求持有100%所有權,這樣的堅持讓台灣提高警覺。

2019年1月,參加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幕式的馬斯克。(美聯社)
2019年1月,參加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幕式的馬斯克。(美聯社)

這2名人士告訴《彭博社》,馬斯克在全球各地營運的公司,都是持有100%所有權,包括他創立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中國上海的製造工廠也是如此,相較於其他汽車公司在中國必須要有當地合夥人,這是反常案例。《彭博社》說,SpaceX遊說方還下最後通牒,即台灣不修法就談不成合約。

《彭博社》表示,SpaceX自2022年9月起就沒與台灣政府會談,因此協商陷入停擺,而SpaceX並未回應《彭博社》的詢問。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主任委員吳政忠告訴《彭博社》,台灣目前「無修法計畫」,但也說若能互相妥協,依然歡迎SpaceX。

SpaceX要求台灣修改所有權法規

《彭博社》直言,許多人內心都清楚台灣海底電纜的弱點,以及馬斯克在中國有龐大財務利益。美國高階官員2月重申,美國認為中國想在2027年前具備進犯台灣的軍事能力,而台灣官員想淡化被入侵風險,並稱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正在準備開戰。

2023年2月2、8日,馬祖2條聯外海底電纜接連被中國漁船和貨輪弄斷,導致約14000名馬祖居民過了50天沒有寬頻網路的日子,當時連傳1條簡訊要花費10多分鐘。美國康乃爾大學軍史學家席爾貝(David Silbey)直言:「若無法與軍隊進行衛星通訊,就無法常規作戰。」

20230401-馬祖軍人會到港口幫忙船掛纜繩。(張曜麟攝)
20230401-馬祖軍人會到港口幫忙船掛纜繩。(張曜麟攝)

席爾貝認為,台灣需要做好準備,承受中國在戰爭中對數位生命線更全面的攻擊。為了應對此弱點,我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向《彭博社》表示,台灣計畫2026年發射國產低軌通訊衛星,2028年至少會再增射1顆,且台灣會有載重量逾100公斤的火箭。

「台灣的目標是用國產火箭搭載國產衛星升空,地面設施和衛星星座(satellite constellation)也都是國產」,吳宗信說,「這樣我們能守護自己的國家」。我國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合作,自2019年起執行福爾摩沙衛星七號(Formosat-7)計畫,已有6顆低軌氣象衛星運行。

吳政忠坦言,若要建立約20至30顆通訊衛星的小型衛星星座,台灣需要「全球公司或台灣民營企業的協助」。位於美國矽谷的諮詢公司「太空有效邊界」(Efficient Frontier Space)創辦人馬托錫安(Mark Matossian)稱,低軌通訊衛星數量愈多愈安全,因為只攻擊1顆並不夠。

中國暗示不要給台灣星鏈

馬托錫安說:「當1顆(低軌通訊衛星)在數分鐘被毀掉,會有更多顆補上。」他提到,中國2007年用飛彈摧毀1個衛星,展現其反衛星能力,但要打掉整個低軌衛星星座很難。《彭博社》指出,SpaceX現在有超過4300顆衛星在軌道上,且已獲准發射多達12000顆。

2023年4月20日,SpaceX火箭在德州發射。(美聯社)
2023年4月20日,SpaceX火箭在德州發射。(美聯社)

烏克蘭國安局網路及資訊安全處處長維圖克(Illya Vityuk)5月在關注國安議題的媒體《密碼簡報》(The Cipher Brief)播客(Podcast)節目中直言,「星鏈不只對我們的軍隊,也對平民百姓至關重要」,並稱星鏈扭轉戰況。星鏈在烏俄戰爭中發揮的效用,確實引起中國軍事分析師的注意。

《彭博社》說,中國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BITTT)2022年4月發布報告表明,衛星系統會對「我們當前局勢認知及傳統防衛能力造成巨大挑戰」。BITTT隸屬於中國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另外,馬斯克先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說,中國不認同星鏈助烏克蘭防止遭俄羅斯斷網。

英國《金融時報》2022年10月刊出馬斯克訪問,而他也提到,中國要求他保證不會向中國出售星鏈系統。香港立法會前議員莫乃光(Charles Mok)當時撰文稱:「若中國要禁止SpaceX的星鏈系統在大陸,甚至是在香港出售,這種情況,中國完全有能力做到,根本不用馬斯克保證不出售。」

「這段話一定是指馬斯克承諾不賣給台灣星鏈系統,北京當局把台灣視為中國主權領土的一部分」,莫乃光當時寫道,巧合的是台灣計畫斥資約新台幣5億5000萬元,打造網絡韌性衛星計畫,即採用和星鏈系統一樣的低軌衛星,讓中央指揮系統在一般通訊被切斷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運作。

20230308-立法院交通委員會8日邀請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列席報告。(柯承惠攝)
我國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資料照,柯承惠攝)

尋求其他美英衛星供應商合作

「如果我是中國(政府),我會叫馬斯克控制台灣的所有衛星接收器。若我能控制他(馬斯克),在緊急時刻就能把它們(衛星接收器)關掉」,我國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闕河鳴向《彭博社》表示,「這是我的看法,因為我們比任何人都還了解中國」。

美國空軍戰爭學院助理教授辛尼斯(Lincoln Hines)認為,台灣有理由擔憂,「台灣在危機中真的能仰賴馬斯克的善意嗎?這是許多國家不想要落入的處境」。我國國防部向《彭博社》透露,軍方有「多個備案,衛星是方案之一」,但不評論涉及備戰的相關細節。

《彭博社》提到,台灣數位發展部2022年9月宣布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方案,同意衛星供應商在台灣依據緊急狀況運作,不用成立需當地資方握有所有權的合資公司。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說,該方案向所有衛星供應商開放,但吳政忠稱,SpaceX未表達對此方案感興趣。

唐鳳表示,她的目標是在台灣內部和周圍設置700個衛星接收器,而她與其他官員在過去1年間出訪美國及英國,和衛星供應商會談,包括美國亞馬遜(Amazon)旗下的Project Kuiper,還有英國的OneWeb公司,其中OneWeb計畫2023年底前讓台灣覆蓋部分衛星。

鴻海(Foxconn)集團。(美聯社)
鴻海(Foxconn)集團。(美聯社)

我國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5月時曾說,預計2023年第四季發射首顆低軌通訊衛星。《彭博社》指出,我國總統蔡英文2019年宣布,未來10年向太空產業投入新台幣251億元(約8億300萬美元),且根據國科會,台灣目標在2029年以前,把太空業產值從2022年的新台幣2160億元,增至新台幣1兆元。

借助外企、投資國產應同步

此外,已約有46家台灣公司加入星鏈和其他全球企業的供應鏈。我國隴華電子公司是美國衛星供應商「休斯網絡系統」(Hughes Network Systems)合夥方,且在4月取得許可,透過地球同步衛星(geosynchronous satellite)向台灣提供衛星服務,而地球同步衛星通常在赤道上方約37000公里處運行。

隴華電子總經理王雅萱告訴《彭博社》:「由於海底電纜脆弱,台灣真的需要衛星。」不過吳宗信坦言,約要120顆低軌衛星才能確保通訊不被切斷,而此數量遠超過國家太空中心未來數年預計的發射量。另外,雖然晉陞太空科技公司計畫未來數月發射第3艘火箭,但台灣仍缺乏搭載衛星的火箭。

2022年11月,我國國家太空中心宣布,台灣首顆國產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計畫2023年3月由發射服務供應商「亞利安空間」(Arianespace SA)的火箭搭載升空,但該供應商2022年12月的失誤,導致「獵風者」發射計畫延期,而國家太空中心希望「獵風者」能在8月發射升空。

英國億萬富豪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投資的維珍軌道控股公司,在2023年1月發射失敗後,向政府申請破產。基於維珍軌道的例子,王雅萱深信,台灣需要保留彈性,而非過度投入當地研發。她直言:「國產是每個國家的目標,重點是能多快達成...... 我們必須藉由他人力量來縮短所需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