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降蛋價,是蛋荒結束還是粉飾太平?

2023-07-03 07:20

? 人氣

6月蛋價下調、進口蛋庫存增加,但國內蛋荒問題未真正解決。(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6月蛋價下調、進口蛋庫存增加,但國內蛋荒問題未真正解決。(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6月以來,國內雞蛋價格開始調降,同時進口蛋也出現800萬顆的庫存,是國內蛋荒正式宣告結束,還是如業者所說:官方粉飾太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因應國內蛋荒,農委會從3月起啟動雞蛋短期專案進口;國內的雞蛋批發價格在幾度上漲(或是官方刻意壓制上漲)之後,6月似乎迎來降價潮, 6 月 14 日起雞蛋降價 3 元,接著又再降2元,讓批發價從每台斤 55 元調整為 50元,產地價同樣也調降,基本上等於一週內,雞蛋批發價與產地價都調降5元。

從價格的調降可以看到雞蛋供給已跟上需求,進口蛋出現800萬顆的庫存,就不是那麼讓人訝異了;同時,市面上、庶民之間,也不再談論缺蛋與否的話題了,看起來困擾多時的蛋荒已經結束,雞蛋市場供需重新恢復正常平衡,農委會算是解決了蛋荒問題。

民眾一定都希望真是如此,但真實情況未必如此,農委會以政策與政治力量暫時壓下蛋荒與問題,不過從供給端的反應來看,雞蛋供給問題未從根源真正解決,隨時可能再出現蛋荒與漲價問題。

以市況來看,市面上已不再有囤積、搶購、缺蛋等情事發生,這代表雞蛋的供需已非常接近平衡了,但如細看國產與進口蛋的數量,則發現國產雞蛋還是不敷需求,官方的說法也承認尚存在落差,國內雞蛋需求每日平均約12萬箱,現在國產平均供給為11萬4000多箱,換句話說,尚有5%左右的缺口,這部份就是靠進口彌補,因此專案進口仍會持續。

此外,在雞蛋供需仍存在缺口時,仍爆出進口蛋有800萬顆庫存的消息,顯示的是國產與進口蛋「非同質品」的事實,這點應該不必農委會的專家們作驗證,問問那些家庭主婦就知道─進口蛋從新鮮度到品質都不如國產蛋,甚至還有發霉的蛋在市場賣,同樣擺在賣場貨架上,消費者必定買國產而捨進口,這也是為什麼開放民間進口雞蛋後,現在民間都縮手不敢再進(因為不好賣),及進口蛋庫存上揚的原因;此外,根據業者的說法,通膨加上進口蛋品質低都影響到整體買氣。

換句話說,現在雞蛋供需的接近平衡可能是短暫、甚至是假象,而且在進口蛋越來越不受消費者青睞後,進口蛋作為替代的效果會降低,農委會根據國產蛋供需落差進口足額蛋,已難補上缺口,因為消費者根本不想買。再加上國產蛋的潛存問題─從老母雞居多、汰換過慢、青黃不接、氣候因素、及飼料成本仍居高不下等問題,國內的蛋市還是「命懸一線」。

此時農委會卻「積極推動」蛋價調降,就顯得相當冒險、甚至不智了。國內雞蛋最後要能長期達到供需平衡,還是要靠國產蛋、不能依靠進口蛋,應該很明確。而要讓國產蛋增產,靠的當然不是政府的道德勸說、官員的「柔情喊話」,靠的一定是有利可圖的「利益驅動」。

但在國產產量尚有5%的落差、且供給面仍不穩定時,農委會卻急著調降蛋價,而且依照養雞協會的說法:「沒看過降這麼快,非常離譜」,實無必要、更不利國產蛋增產,對長期國產蛋的增加、蛋市供需的平衡,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除了官方想粉飾太平、讓外界覺得「蛋荒問題已解決」之外,實在想不出什麼理由了。

無論是業者或是專家都很早就指出,要解決蛋荒與蛋價飆漲問題的治本之道,一定是國產蛋增加到供需平衡,進口蛋只能救急;而從進口蛋庫存增加、市場排斥來看,連這個救急功能都降低了。這時農委會卻急著降蛋價,只會讓蛋農更無增產誘因,蛋荒難根治,蛋價也不可能真正穩定回落。如果政府少一點政治與粉飾太平,放手讓雞蛋反應市況上漲,增加國產蛋增產誘因,才能解決蛋荒,解決蛋荒、供應充足後,蛋價也才有可能真正降價,不是官方主導的「政治降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