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為什麼烏克蘭戰爭恐怕很難嚇阻中國犯台?

2023-06-20 11:00

? 人氣

一名解放軍的儀仗隊成員在天安門廣場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升旗儀式上展開中國國旗。(美聯社)

一名解放軍的儀仗隊成員在天安門廣場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升旗儀式上展開中國國旗。(美聯社)

在過去的15個月裡,中國的軍方和文職領導層頗為沮喪的眼見著俄羅斯預期中對烏克蘭的閃電戰,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苦戰,而俄軍在這場戰爭中接連告敗。中國上一次打仗是在1979年,當時的中越戰爭以一場令人難堪的平局收場,並且中國過去一直對俄羅斯將暴力轉化為政治利益的能力抱有景仰之情。現在則不再是這樣了。最近退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北京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周波表示,俄羅斯的軍事形象和可信度已經崩塌了;這已經演變成了一場他們始料未及的戰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今,美國及其盟友關注的戰略問題是,俄羅斯的這些挫敗將對中國政府收復台灣的意願產生什麼影響。台灣是一個民主島嶼,中國政府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會被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失利和西方對這場入侵異常強烈的反應嚇阻嗎?還是會吸取截然不同的教訓,從俄羅斯的戰術失誤中學習經驗,同時寄望西方軍事資源最終耗盡並從中獲益?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這個問題的答案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與發生在烏克蘭的流血事件不同,台灣問題一旦出現軍事對抗,很可能會令美國直接捲入其中。如果威懾失敗,這將是美國數代人以來第一次與實力接近的對手作戰,可能會造成驚人的損失。台灣在全球經濟中也發揮著愈發核心的作用,GDP近乎烏克蘭的四倍,並且幾乎壟斷著現代技術不可或缺的先進製程半導體製造領域。

中國的海軍和空軍已加強在台灣周圍的戰爭演習,中國官員沒有透露他們有何計劃。這些官員堅稱,烏克蘭發生的事件不會影響他們在台灣問題上的決定。他們對於美國試圖將台灣問題 「烏克蘭化 」嗤之以鼻。

曾任中國駐美國大使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崔天凱表示,烏克蘭戰爭當然應該儘快停止,但那裡發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會阻礙中國的統一努力。崔天凱在中國政界仍有影響力。他稱,無論國際環境怎樣,國家統一都是中國的目標。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將把解放軍建成 「世界一流軍隊 」的最後期限設定在2027年。這一說法被美國官員視為代表為入侵台灣做好準備。

西方官員和中國觀察人士一致認為,烏克蘭戰爭令中國高層關注軍事衝突固有的不可預測性。儘管最近在敘利亞和喬治亞等地取得了一連串成功,但經過戰鬥考驗的俄羅斯正規軍去年未能拿下基輔,此後被驅逐出最初佔領的一半以上的烏克蘭土地。據美國估計,僅在過去的六個月裡,俄羅斯就遭受了超過10萬的人員傷亡。

儘管解放軍實現了現代化,並擁有先進的新裝備,但沒有人知道其在戰場上會有怎樣的表現,因為解放軍現役士兵都沒有戰鬥經驗。俄羅斯在烏克蘭遭遇的麻煩凸顯了入侵的不可預見風險,很可能為台灣及其支持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同時也為實施威懾提供了更多空間。

「中國得到的教訓是,烏克蘭戰爭極大增強了戰略模糊性,沒有人知道如果他們愚蠢到武統台灣,將會發生什麼,」英國前首相約強森(Boris Johnson)表示。「我認為,沒有人能真正預料到美國或英國以及許許多多其他國家會以我們現在這種果斷務實的方式支援烏克蘭。」強森是西方對烏軍事援助的主要倡導者。

巴黎智庫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的亞洲部主任Valerie Niquet認為,雖然台灣是北京方面的關鍵目標,但中共的首要任務仍然是維持其統治。該智庫為法國政府等提供諮詢。她表示,如果中國經濟崩潰,或者未能統一台灣令其遭遇軍事失敗並蒙羞,那麼這條政權存續之路就會走不通。

現任美國及其盟國官員表示,烏克蘭經歷的戰事戳破了俄中兩國支持的一種說法,即虛弱、頹廢的西方民主國家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事實證明,歐洲人尤其出人意料地願意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切斷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以支持烏克蘭在戰場上的抵抗。

但許多美國及其盟國官員警告稱,現在認為中國從中得到的主要教訓是不應入侵台灣還為時尚早。烏克蘭戰爭遠未結束,俄羅斯的失敗也不是板上釘釘。儘管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但該國經濟並未崩潰,即使俄羅斯的戰鬥損失飆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政權也沒有在內部面臨嚴重挑戰。談到西方的團結,中國和俄羅斯可能仍然認為,圍繞烏克蘭的統一戰線遲早會瓦解,時間也許就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

周波說,形勢對俄羅斯來說很困難,但俄羅斯仍有更多的人力、軍力和綜合國力來支持這場戰爭;俄羅斯總統普京輸不起這場戰爭,因為死了這麼多人,他要怎麼交代?他需要證明這件事的合理性。而另一方面,如果這場戰爭變得曠日持久,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又要如何持續?

就許多方面而言,未來西方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團結與保衛台灣的挑戰息息相關。拜登政府和北約盟國的普遍看法是,如果不能阻止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成功,直接的影響就是會讓中國行事越發大膽。「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被確定無疑地認定為侵略者,而如果中國看到我們不願意團結起來幫助烏克蘭,那我認為無論我們在台灣問題上說什麼,中國也不會真的在意,」前美國駐歐洲陸軍總司令、已退役的Ben Hodges中將說。

也有一些美國人(尤其是共和黨內部人士)說,美國應該減少對烏克蘭的武器輸送,因為此舉已經導致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力量被大大削弱。雖然烏克蘭和台灣的軍事需求不同,但考慮到一旦圍繞台灣島爆發任何戰爭,軍艦和戰機將發揮巨大作用,這兩個地方的軍事需求仍有大量重疊之處,尤其是在極為不足的防空方面。若爆發台灣戰爭,還將需要大量的火炮彈藥,而西方提供的彈藥正在烏克蘭戰場上迅速消耗。

「有人認為烏克蘭發生的事情會從根本上嚇住中國,這種說法誇大其詞了,」曾在川普主政時期擔任美國國防部高級職務的共和黨戰略家、智庫Marathon Initiative的聯合創始人Elbridge Colby說。「在是否攻打台灣的問題上,中國的決定將主要取決於中國對該地區軍事平衡的評估。烏克蘭戰爭耗盡了(西方的)武器儲備,而補充庫存並非易事。」

曾在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期擔任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的博明(Matt Pottinger)認為,這種論點忽視了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合作的日益加深,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不久宣布了「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很明顯,台灣將成為另一條戰線,與烏克蘭正在進行的戰爭類似,」他說。「我們不應該自欺欺人地認為,不插手歐洲的局勢,我們就能在某種程度上加強在西太平洋的威懾力。」

美國按照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向台灣提供武器,是唯一一個大規模向台灣提供武器的國家。台灣將購買數百枚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以應對中國可能的兩棲攻擊,並正在考慮其他重大軍事升級。然而,台灣政府仍未決定是否轉向所謂的豪豬戰略,即使用廣泛分佈的武器,如反艦、反坦克和防空飛彈來擊退陸上入侵。台灣目前的政策優先考慮昂貴的艦艇和噴氣式飛機,以應對中國在台灣附近持續進行的空中和海上試探;這種試探還遠遠算不上戰爭。一旦發生全面衝突,此類大型的武器平台很可能在最初幾個小時就被摧毀。

儘管美國總統拜登一再表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華盛頓方面將進行干預,但美國並沒有作出有約束力的承諾,不同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北約)盟國遭到攻擊的情況。

根據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今年進行的一場兵棋推演,在不同的情況下,在衝突的頭幾周,美國將損失數以千計的士兵,200至484架飛機,以及8至17艘艦艇,可能包括航空母艦,中國的經濟和軍事也將受到破壞,台灣大部分地區將成為廢墟,而幾乎肯定會被拖入戰爭的日本也可能遭受嚴重損失。這些推演中,大多數是中國最終失敗,但如果讓台灣獨自抵抗,則中國不會失敗。

退役的美國空軍中將David Deptula說,「如果戰爭爆發,每個參與者都會是輸家,包括中國、台灣、美國和日本,因為雙方都將遭受大規模的損耗。」Deptula目前是米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的所長,他參與了這次兵棋推演。「我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穫就是,在威嚇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問題上,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要有創新性思維,這其中涉及到在習近平心中引發對於入侵台灣成功和/或後果的充分不確定性。」

鑑於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裝備和理論、乃至軍銜徽章方面都具備歷史相似性,所以中國軍隊指揮官現在仔細分析俄烏戰爭並不奇怪。一些西方高級官員說,中國從分析中得出的一個可能的戰略結論是,俄羅斯投入的兵力太少了,以為烏克蘭會投降而不是決意戰鬥到底,因此勢必會受挫。這些西方高級官員警告說,中國學到的軍事教訓是,中國將需要以大規模的極具震懾力的打擊來對付台灣,會組建一支龐大得多的部隊,並可能從一開始就打出核威脅這張牌。

進一步從戰術層面來看的話,周波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從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慘痛經歷中吸取到的教訓是,要擁有更精良和更安全的通訊、更多精確制導飛彈和更多無人機;中國擁有的這些裝備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俄羅斯在戰前所儲備的水平。中國軍方官員說,中國政府已經進行了深入的軍事改革,這是從1991年波灣戰爭等各種衝突事件中吸取到的經驗教訓;經過改革中國的武裝部隊與俄羅斯的部隊已經截然不同。

駐柏林的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研究中國問題的主要俄羅斯專家之一的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表示:「如果俄羅斯人搞砸了,也不意味著中國領導層認為他們自己也會搞砸。」他說,「中國領導人可能覺得普京是個蠢貨,俄羅斯人的貪污行為掏空了軍隊,並且俄羅斯人缺乏動力,而中國在動力方面沒有問題,他們可能會認為:『我們加強建設了軍隊,而不是掏空軍隊,一切都將如預期那樣取得成功。』」

儘管同樣實施民主制度的烏克蘭和台灣的困境在許多方面都不一樣,但一個共同點是,在比它們大得多的威權鄰國的國家敘事中,這兩者的命運都至關重要。普京否認烏克蘭人是與俄羅斯人不同的民族,並將莫斯科重新控制烏克蘭作為其政治遺產的基石,作為修復蘇聯解體帶來的歷史不公的一種方式。在通過扶植親俄政黨和親俄代理勢力來讓烏克蘭屈服的努力失敗後,普京決定發動全面入侵。

對於已經扼殺了香港的自治的習近平來說,若能實現對台灣的控制,將是他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運動的最大勝利,同時洗刷在帝國主義手中遭受的恥辱。台灣在19世紀被日本殖民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身份認同,部分原因是自那以來,台灣只在1945-1949年被中國大陸短暫統治過。

俄羅斯將烏克蘭民選政府斥為非法的「基輔軍政府」,並標榜自己為解放者,中國也有類似的論調,堅稱大多數台灣人實際上是站在中國這邊的。解放軍中將何雷稱,一旦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針對的將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而不是針對台灣人民。

與其他中國官員一樣,何雷對拿烏克蘭和台灣相提並論嗤之以鼻,他指出,沒有哪個大國給予台灣當局外交承認。他說,這就像拿人的美貌與豬的美貌作比較。他說,烏克蘭是一個主權國家,而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個國家之間的衝突必須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

在許多台灣人看來,台灣與烏克蘭的相似之處顯而易見。雖然自1949年中國共產黨控制中國大陸以來,台灣對中共入侵的擔憂一直存在,但去年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讓人們意識到,不可思議的事情真的會發生,有時速度快得嚇人。

台灣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高級成員王定宇說,希望習近平已經從烏克蘭事件中吸取了教訓:如果你入侵並試圖欺負一個鄰國,你將會失敗,整個世界將站在一起,團結程度超過你的想像;但如果習近平吸取的教訓是:他不會像普京那樣犯戰略和戰術錯誤,普京是愚蠢的,而他自己是聰明的,學到了如何打贏一場戰爭而不是如何不開戰,那麼烏克蘭的教訓可能會成為中國的悲劇。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