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國企業也在離開中國!」《紐時》:美中關係惡化,中企也要跟祖國「保持距離」

2023-06-19 12:07

? 人氣

北京街頭一隅。(美聯社)

北京街頭一隅。(美聯社)

當美中關係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華府也積極推動各國企業與中國的供應鏈「脫鉤」,許多外國企業都選擇離開中國。不過《紐約時報》指出,這個趨勢不僅僅是外資如此,中國一些最具創業精神的品牌也開始跟祖國保持距離。為了服務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外市場,他們除了在國外設立總部與工廠,公司網站甚至將任何提及「中國」的字樣都加以刪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像是TikTok就在洛杉磯與新加坡設立總部,並且投資新的美國業務,強調母公司字節跳動不會接觸到美國用戶的數據;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進軍歐美市場的電商App「Temu」在波士頓設立總部,母公司拼多多則將總部從中國搬到愛爾蘭;生產全球十分之一太陽能組件的晶科能源(晶科能源),就在國外建立了一條完整的供應鏈,設法規避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徵收的關稅;中國公司甚至盡量避免跟新疆扯上關係—由強迫勞動的指控,美國現在已經不允許從新疆進口產品。

中國快時尚品牌(圖片來源:Shein官網)
中國快時尚品牌(圖片來源:Shein官網)

《紐時》指出,包括中資與外資的許多企業,都在中國業務與全球業務之間築起隔離牆,避免公司業務又與新的限制產生衝突、或者受到中國業務牽連導致聲譽受損。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日前表示,該公司將把全球業務分拆為三個獨立的合作夥伴,在中國與印度都會分拆出單獨實體。快時尚零售商Shein也逐漸切斷與中國的聯繫,將南京總部搬到新加坡、在美國與愛爾蘭開展業務,甚至專程聘請華府說客為其宣傳在美國的擴張計劃。

對中國企業來說,雖然「走出去」並不是一個新現象,當年中國政府甚至鼓勵國有企業到海外投資,藉此掌握海外市場、資源與技術。但分析人士表示,如今無論中國企業或外國企業,卻是被各種動機趕出中國,包括更能夠接觸外國客戶、逃避中國當局的打壓風險。《紐時》指出,隨著近年美中之間的緊張局勢惡化,兩國之間的投資流動也逐漸放緩。拜登總統維持了川普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政策,使得原來在中國設廠的企業出走到越南、柬埔寨與墨西哥;新冠疫情使得中國工廠停產、越洋貨物運輸成本提升,更加速了製造業外移的趨勢。

TEMU(圖片來源:TEMU廣告截圖)
TEMU(圖片來源:TEMU廣告截圖)

芝加哥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董事夏羅(Shay Luo)表示,也有企業的考量是減少人事與營運支出、稅賦減免,擺脫美國消費者對中國製造負評的刻板印象。此外,美國針對與中國貿易的一系列嚴格限制,似乎也產生了影響。供應鏈研究公司Altana AI執行長史密斯(Evan Smith)說,2016年以來,陸續執行損及中國對美出口的新法規、海關執法與貿易政策等,隨之而來則是「調適的因應之道」,包括離開中國建置新的子公司。夏羅也說,有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採取「中國加一」模式,確保在他國能夠取得更多貨源,以免在中國的供應鏈中斷,現在連中國的本土企業也紛紛跟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