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最重視食安?蔡政府不臉紅嗎?

2023-06-19 07:20

? 人氣

 政府為了加入CPTPP的經貿利益而開放加拿大30月齡全牛進口,消基會則認為有食安疑慮。(資料照片,美聯社)

政府為了加入CPTPP的經貿利益而開放加拿大30月齡全牛進口,消基會則認為有食安疑慮。(資料照片,美聯社)

行政院會周四(15日)拍板開放加拿大30個月齡以上牛肉進口,引起消基會等民間團體的抗議,在加拿大牛肉的食安疑慮仍高時,蔡政府再次上演強度關山、橫柴入灶的戲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先台灣僅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下牛肉進口,30月齡以上則因狂牛病因素而禁止進口,這次行政院決定開放,只有頭骨、腦、眼、脊髓、絞肉及內臟6大高風險部位仍不得進口。根據官方的說法,是因為歐盟、美國、日本、英國等55個國家都有開放進口,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也認定加拿大為「狂牛病風險可忽略」的國家;食藥署強調「決定開放都是依相關程序跟科學依據步驟來」。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表示,開放有助於台灣跟國際的關係。

聽起來毫無問題,既然有那麼多國家開放加牛進口了,又有科學為後盾,政府也會把關,更兼開放「有助台灣與國際的關係」,何樂而不為呢?可惜這些說法或是期待,大多不實際、甚至可能是錯誤的。

依照官方的說法,加拿大第一例的典型狂牛病是2003年發生,後續再有的都是非典型的,而非典型是因為生病老了才有的疾病、是個案,不會直接與人引起疾病有相關。但依照消基會等民間團體的說法,直至2015年12月,加國官方驗出狂牛症,證據指向牛飼料污染;2021年12月,又再傳出有牛隻感染狂牛症。

行政院以美、日、英、歐盟等55國都開放進口,顯示加牛「安全、沒問題」;不過,與此同時,倒也有中、韓、菲等多國對加牛進口喊停,顯然以有55國開放進口很難成為加牛安全的證據,因為可能有上百國禁止或未從加國進口牛肉。

至於行政院說開放「有助台灣與國際關係」部份,應該是指我國申請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一事,明年加國為輪值主席國,因此先開放加牛進口有助台灣加入CPTPP。

最好如此,但未必如此,這種期待又是過於一廂情願,而且某個角度而言,簡直是自失籌碼。如果加國不在意開放牛肉一事,台灣放了其實也「沒人情」;但如果加國非常在意,台灣是否該以此為籌碼,待談判時「換點東西」回來才對?現在非常慷慨主動先開放,是否就換到了什麼台灣利益、國際支持?

這讓人想到3年前,蔡英文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把人情作給川普政府,理由之一也是融入國際經貿等,結果除了宣布當時得到美國官員「惠而不費」的齊聲肯定讚美外,什麼實質的經貿利益都沒換到,待川普落選則連人情都沒落下。這次開放加牛進口以「有助台灣與國際關係」,會不會重蹈覆轍?

政府想為加入CPTPP增加籌碼、尋找支持、提高成功機率,可以理解,但在中國也申請加入後,現在參加CPTPP這場遊戲的玩法,恐怕更複雜了,傳統上透過談判、協商讓各成員國的要求得到滿足,換取支持的方式已不全然適用了,兩岸關係可能成為一個關卡,蔡政府是否該多想想如何突破?

其實,如果對3年前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仍有印象者,大概都會發現開放加牛與上次事件的神似之處─以國家經貿利益為由,無視民間反對就開放食安有疑慮的食品進口,支持開放的「科學證據」或理由,只撿有利官方立場者講,不利者則選擇忽視。

3年前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官方宣稱不少亞洲鄰國都開放,但卻不談全球200國,其實當時只有不到30國開放,指標性的歐盟、印度、中國等都未開放。這次政府承諾對加牛會把關,必要時採「加強抽批查驗」或是「逐批查核」;這也讓人想起3年前政府承諾有「5大原則」管理進口萊豬,3年下來,民眾未必看得到政府的管理,但萊豬倒是「完全融入」生活。

馬政府時代,民進黨曾為了反對開放瘦肉精的美牛、美豬而發動數天數夜間的抗爭,上台後自稱是最重視食安的政府。但真正重視食安的執政者,不會在社會有疑慮、國際亦無定論情況下,就為了經貿利益開放問題食品進口,蔡政府不臉紅嗎?更應汗顏的是,愚蠢到想換的經貿利益都未換得,但民眾萊豬都已下肚了,下次就是有狂牛病疑慮的加牛也要下肚。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