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美簽署「台美貿易倡議」將促使台灣經濟「脫中入美」!

2023-06-17 07:10

? 人氣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於華府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由駐美代表蕭美琴(前左)與AIT執行理事藍鶯(前右)代表雙方簽署,行政院政委鄧振中(後左)、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後右)及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在場見證。(蕭美琴推特)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於華府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由駐美代表蕭美琴(前左)與AIT執行理事藍鶯(前右)代表雙方簽署,行政院政委鄧振中(後左)、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後右)及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羅森柏格在場見證。(蕭美琴推特)

6月14日,台灣最精明的財經專家謝金河社長在一場演講時表示,目前對未來趨勢影響較大的是「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要將供應鏈設置在友善國家,並持續提升台灣的國際影響力,坊間很多似是而非的言論,像馬前總統最喜歡說「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謝金河社長則要告訴大家,兩岸關係很好時,台灣經濟也從來沒好過,反倒這3年,台灣經濟基礎非常好,台股創歷史高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本質上講,謝金河社長提及的所謂「友岸外包」(或譯為友岸合作),是指將供應鏈改道至政治經濟上安全或低風險的國家,以避免業務無法正常開展。是美國實施的一項外交及貿易政策,旨在要求企業撤離跟美國有地緣政治衝突的國家,轉而優先與盟國或價值觀相近的國家發展貿易關係,並建立彼此互助的供應鏈。

「友岸外包」:美國重塑世界體系的戰略制高點

「友岸外包」這一名詞係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葉倫(Janet Yellen)在2022年 4月的一次演說中首次提到;同年 6月,白宮發表一份關於建立有彈性供應鏈的報告,內容使用「同盟與友岸外包」來討論今後的國家供應鏈政策。

葉倫論述的背景可追溯到2018年美中貿易戰,美國為將中國限制於半邊陲國家,採取一系列「精準脫鉤」的經貿措施。烏俄戰爭的催化之下,更使美國與其盟邦驚覺到既有生活世界的條件,有部分是建立在「資源靠俄國,製造看中國」的現況。地緣政治造成的經濟衝擊,更使美國有了重塑世界體系的念頭。

參照湯名暉先生去年 6月發表的《美國「友岸外包」 重塑印太安全與經濟體系》一文中所介紹的:由於歐洲直接面對俄國(與前蘇聯)的威脅,並無海洋作為天險,較能整合各國歧見,而同樣作為二戰發起者的日本卻無此條件,破碎的地理環境讓印太各國不會立即性受到軍事威脅。但今日美國為使各國扮演相對應的「友岸外包」角色,印太安全問題將不可迴避,日本勢必得強化國防能力和功能性,才能應對地區潛在威脅。換言之,「友岸外包」將加速日本邁向「正常化國家」的進程

湯名暉在該文中特別提示:

對台灣而言,美國在「友岸外包」的基礎上加強美台合作,意義更大於現階段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先是再確認台灣在美國塑造的世界體系中的定位,而不只是印太經濟架構的功能。再者,可避免印太經濟架構的議題讓台海環境更為嚴峻性,使台灣保持議題彈性,在「戰略模糊」的架構下實現經濟層面的「戰術清晰」成就。第三,強化安全功能的日本,更有實力以保障供應鏈為名,實踐「美日安保」介入「地區有事」。

從這一年來的局勢開展,湯文所諭示的關於台灣的這三個核心重點都已逐漸浮現出基礎架構。

2022年4月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演說,談拜登政府新的全球經濟策略時首度提出「友岸外包」。(取自 Atlantic Council網站).png
2022年4月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演說,談拜登政府新的全球經濟策略時首度提出「友岸外包」。(取自 Atlantic Council網站).png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促使台灣經貿「脫中入美」

6月 1日,「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首批協定正式宣告完成簽署,其內容包括有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五項議題。這是1979年以來台美間最具規模、最全面性的貿易談判所達成的成果,不僅標幟台美經貿關係歷史性的里程碑,也為台灣和主要貿易國洽簽貿易協定,邁出關鍵一步。多數觀察家均認為,此一協定的持續談判必將有助於台灣經貿「脫中入美」。

2023年 1月 4日極具權威的「外交政策」雙月刊有過一篇具分量的分析文章《企業不能再忽視地緣政治》發出警告:世界正逐漸分裂成兩個對立的集團,企業未來將再也無法忽視地緣政治上的風險。

該文首先揭舉,「當曾經熱衷於在中國製造的蘋果公司在 12 月宣布計劃將其部分生產轉移到越南和印度時,很明顯全球化的運作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一份新報告記錄了許多人已經猜測的事情:各國正在結成兩個集團——一個由西方領導,另一個由中國領導。這種發展對企業有著巨大的影響,自冷戰結束以來,企業已經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業務,而無需擔心大地緣政治。而現在,公司必須適應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公司中立不再是一種制勝法寶——甚至是不可能的。」

該文係專注於防禦新興的國家安全挑戰的英籍專家伊麗莎白·布勞(Elisabeth Braw)女士具名撰寫。她特別寫道:

長期以來,許多西方國家不僅與中國和俄羅斯而且與新興東方集團的其他國家也有著牢固的貿易關係。這些國家的公司現在需要密切關注各國的傾向,以確保他們不會遇到出於地緣政治動機的麻煩。如果他們在一個決定對其本國進行報復的國家開展業務,那麼他們現在將面臨相當大的風險,因為中國率先將懲罰外國公司作為一種地緣政治戰略。例如,北京通過懲罰這些國家的公司、特定部門或整個私營部門來報復瑞典、立陶宛和澳大利亞政府涉嫌的罪行。

中國亟欲樹立起「自己說了算」的另一套國際遵行準則,近年來不斷對於與其貿易往來的國家任意祭出無厘頭的懲罰舉措,確實已經引起全球性警惕與公憤。

中共應對美國印太戰略的幾項措施

此前,對於中國如何應對美國印太戰略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兼紀委書記葉海林於2022年發表在「印度洋經濟體研究」的文章提出過幾個建議。

首先,在戰略和外交領域,他建議「進行基於實力運用原則的分化瓦解工作」。

第2,在安全領域,軍事和非軍事手段並用,並且向美國明確為了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不惜一戰的底線」。

第3,在科技領域,做好高科技合作徹底斷絕的準備。

第4,在經濟領域,深化既有的開放性地區合作架構,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落實和升級,積極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

第5,在對外傳播領域,主動傳遞中國主張、澄清中國立場。

撰文者葉海林在該文中還指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意識形態鬥爭將成為中美博弈的焦點」,要在國際傳播平台上就疫情、種族矛盾、海外戰爭罪行等問題嚴厲批評美國及其盟友

由於中國去年與所羅門羣島簽署的全面安全協議,引來以美國爲首的印太地區國家的強烈擔憂,美國認爲加強與印太國家的聯盟對地區抵禦中國威脅至關重要。6月14日,美國國會衆議院自然資源委員會印太工作組就此舉行了聽證。多位美國立法者表示,中國是美國直接面對的威脅,美國需要建立新的外交議程以抵抗地區國家面臨的中國威脅。

中共突破第一島鏈,遠比控制南海、封鎖台海還更危險

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上校格蘭特·紐瑟姆(Grant Newsham)在聽證會上告訴委員會,《自由聯合協定》批准的資金支撐美國在西太平洋和東亞的整個防禦戰略。他說:「中國正在建設一支世界一流的軍隊,但存在一個問題。」他警告說:「控制南海的重要性不及中國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封鎖。因此,如果中國在《自由聯合協定》國家立足或建立政治主導地位,她將突破第一島鏈。中國從後面擊垮美國的第一島鏈防禦,那麼美國現有的區域戰略將支離破碎。」

美國國會研究處亞洲事務專家托馬斯·朗姆(Thomas Lum)也在出席的聽證會上指出,數據表明中國近些年在該地區的經濟影響力正在迅速擴張,尤其是馬紹爾羣島因與臺灣建交而面臨着中國的制裁。

另外,保衛民主基金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克萊奧·帕斯卡爾(Cleo Paskal)作證時則表示,不僅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惡意影響十分緊迫,建立島國安全聯合封鎖建設戰略也十分重要。

她指出,中國不僅試圖動搖馬紹爾羣島的政局穩定,還通過旅遊經濟脅迫這些島國自由邦。因此,她強調,支持自由聯合邦建立他們自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及其他地方擁有的封鎖建設工具,將有助於契約和阻止中國在該地區的政治競爭,同時積極幫助自由聯合邦建設經濟,從而爲真正持久、有韌性的自由印太地區奠定基礎。

同時間,美國衆議院外委會資深成員、民主黨籍衆議員米克斯(Gregory W. Meeks)在另一場針對中國經濟脅迫「一帶一路」國家的聽證會上也強調,美國需要一項外交議程,爲廣大國家提供替代方案,以擺脫中國施加的經濟脅迫和政治影響。

該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衆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也強調:「不可否認的是,來自中共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中共的魔爪觸及全球每一個角落,不斷將各國拉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中。(美聯社)

布林肯訪中,蘇利文赴東京與日菲韓研商聯合抗中

就在這幾天內,有兩則消息值得我們注意。

一則是,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近日前往中國。美國國務院週三(14日)表示:「在北京期間,布林肯將與中國高級官員會面,屆時他將討論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負責任地管理美中關係的重要性。他還將提出令人關切的雙邊問題,全球和地區事務,以及就共同的跨國挑戰開展的潛在合作。」

13日晚上,布林肯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通了電話。布林肯在一條推文中說,他和秦剛「討論了為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及雙邊和全球問題而進行的持續努力。」據悉,秦剛態度和語氣都極其強硬。

此外,幾乎在同時間,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也宣布,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將在周四前往東京與日本、菲律賓和韓國的安全官員進行會談,商討對抗中國威脅的合作方式。白宮國安會說,蘇利文在日本期間還將參加由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組成的三方安全對話的首次會議。

在這次為期兩天的訪問中,蘇利文將與同行們「討論在一系列關鍵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深化合作的方式」。

美日菲三方安全對話最早是由日本提出的。日本和美國都認為與菲律賓建立更為緊密的關係對於增強對北京的威懾力和為潛在的台灣危機做準備至關重要。

日媒「共同社」日前報導說,隨著北京對台灣的態度日趨強硬,日本和美國都認為,菲律賓作為位於世界重要海上商業通道和台灣的近鄰,在維護該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具有戰略重要性。

美國這樣的雙軌外交策略,看在中共眼裡,會作何反應?

盧比歐重提法案: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

就在布林肯18日訪中前夕,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歐14日重新提出「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Taiwan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ct),盼透過多方管道強化台灣防衛能力,對抗中國潛在侵略。

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加速對台軍售,包括透過事先批准並優先販售台灣現有及新興軍備與技術,並優先處理台灣軍購請求。法案也要求美國國防部長成立「美台高階軍事規劃機制」,負責監督共同軍演計畫,協調國際軍事訓練與交流協助。面對中國試圖把台海議題「內政化」,法案強調,不論是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承認,抑或是美台缺少邦交的事實,都不應在法律或實務上構成阻礙,阻止美國總統或政府部門推進或捍衛涉及台灣的美國利益,包括強化美台安全合作、嚇阻中共對台動武等。

我在本專欄裡,長期以來一直都堅定主張,台灣離中共越遠越好(as far away as possible)〉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只是現實上這個惡鄰居就是非要把我們占為己有不可,這是台灣地緣政治上的宿命。

柯文哲很喜歡說,「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我完全不予認同。或者說柯文哲本來已練就了共產黨那套「口蜜劍腹」的看家本領:此一刻跟你親,下一刻要你命!台灣人天性太善良,鬥不過滿腦子壞主意的中共黨員,所以我們最好都能有自知之明,遠離中共,離得越遠越好。跟共周旋硬幹的任務還是交給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去跟他玩吧!

*作者曾任第二屆、第四屆立委、現為網路媒體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昭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