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俄烏戰爭比任何衝突都還危險!」《華爾街日報》首席外交記者的駐外經驗談

2023-06-10 08:00

? 人氣

20230609-華爾街日報記者Yaroslav Trofimov 台大新聞研究所演講。(陳思明攝)

20230609-華爾街日報記者Yaroslav Trofimov 台大新聞研究所演講。(陳思明攝)

臺大新聞研究所9日舉辦「我的外事記者生活:從烏克蘭到中國」講座,邀請《華爾街日報》首席外交記者、2023年普立茲獎入圍者特羅菲莫夫(Yaroslav Trofimov)主講,分享他在烏克蘭、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產製國際新聞的經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年53歲的特羅菲莫夫,出生於烏克蘭,而後赴美國紐約求學,接著在義大利和新加坡展開記者生涯。1999年開始,特羅菲莫夫以外交記者身份替《華爾街日報》(WSJ)撰稿,報導內容涵蓋中東、非洲及亞洲等地區。2015年之前,他是《華爾街日報》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分社的社長,目前則是該報的首席外交記者。

特羅菲莫夫的報導卓越且深刻,更讓他在今年和去年兩度入圍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入圍原因分別是:報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以及神學士(Taliban,又譯「塔利班」)接管阿富汗。

除此之外,他目前也著有《戰爭中的信仰:從巴格達到廷巴克圖的的伊斯蘭前線之旅》(Faith at War: A Journey on the Frontlines of Islam, from Baghdad to Timbuktu,暫譯)及《圍攻麥加:伊斯蘭教聖殿中被遺忘的起義和基地組織的誕生》(The Siege of Mecca: The Forgotten Uprising in Islam's Holiest Shrine and the Birth of Al Qaeda )2書。據悉,他明年也將出版另一本關於烏克蘭的著作。

20230609-華爾街日報記者Yaroslav Trofimov 台大新聞研究所演講。(陳思明攝)
20230609-華爾街日報記者Yaroslav Trofimov 台大新聞研究所演講。(陳思明攝)

見證阿富汗首都淪陷

演講一開場,特羅菲莫夫便回顧2021年美軍撤離阿富汗後,極端保守伊斯蘭教組織「神學士」重掌政權的過程。他說,那年8月15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淪陷那一天,他人就在現場。

當時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多數國家,都對幫助處於崩潰邊緣的阿富汗興趣缺缺,只有烏克蘭和墨西哥願意伸出援手,派遣飛機營救當地居民。眼見神學士大軍步步逼近,阿富汗總統賈尼(Ashraf Ghani)落荒而逃,讓本應保衛城市的國家軍隊不戰而降,全國百姓陷入恐慌。

特羅菲莫夫見情況危急,也被迫短暫逃離,直至神學士掌權2週後才又重返阿富汗。再次踏上阿富汗,他只見神學士武裝分子大搖大擺在街上遊行,胡亂地開著美國留下的悍馬車橫行遊走、四處搜刮,甚至還讓美國的黑鷹直升機升空。

神學士攻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後,數以千計的阿富汗人衝向準備起飛的美國軍機,渴望逃離情況惡劣的阿富汗。(AP)
神學士攻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後,數以千計的阿富汗人衝向準備起飛的美國軍機,渴望逃離情況惡劣的阿富汗。(AP)

新聞報導幫了烏克蘭

約莫6個月後,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爆發,特羅菲莫夫把報導重心全數轉移至烏克蘭。「報導烏克蘭戰爭比任何衝突都還危險,」他直言,雖然在伊拉克仍有被槍殺的可能性,但那裡的人並沒有炸彈、大砲或遠程導彈,記者們也尚有能力掌控自身安全。但在烏克蘭,即使穿著印有「媒體」(press)字樣的防彈背心,也很難發揮保護作用,因為人們與砲口的距離是如此的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