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俄烏戰爭比任何衝突都還危險!」《華爾街日報》首席外交記者的駐外經驗談

2023-06-10 08:00

? 人氣

談及西方政府為何改變最初的保留態度,轉而提供烏克蘭大量武器,特羅菲莫夫說新聞報導是關鍵。由於各國電視頻道不斷播報烏克蘭的慘況,西方政府開始感受到輿論壓力,促使其改變政策,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特羅菲莫夫表示,他當時在烏克蘭遇見從愛爾蘭、突尼西亞等地前來協助的人們時,他向其問道:「你以前來過這嗎?」、「你有家人在這嗎?」、「是什麼驅使你來到這裡?」對方的回覆多是:「不!我們在電視上看見了暴行,而我們的良知不允許我們置身事外⋯⋯所以我們來到這裡。」

這些回應讓特羅菲莫夫深刻明白,原來新聞工作能對人們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他說,「這就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精準地解釋正在發生的事,並說實話。」擔任講座回應人的《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則稱,「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媒體報導了烏克蘭戰爭,全球才湧現這麼多對烏克蘭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20230609-華爾街日報記者Yaroslav Trofimov 台大新聞研究所演講。(陳思明攝)
20230609-華爾街日報記者Yaroslav Trofimov 台大新聞研究所演講。(陳思明攝)

「身為記者都有使命」

陳正杰接著說,「某些事如果沒有被報導,就彷彿未曾發生過,」而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特羅菲莫夫則回應道,專制社會的本質即是隱藏暴行,在烏克蘭的俄羅斯人顯然也正在掩蓋罪狀,「因為對他們來說,說謊是一種生活方式⋯⋯而身為記者的我們,都有使命。」

特羅菲莫夫坦言,深入前線進行報導是有風險的,而產製新聞也並非免費,記者投入了相當大的成本。他的同事、《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目前已遭莫斯科當局關押近3個月,只因為他在當地進行新聞報導。

最後被問及要如何做好國際新聞,特羅菲莫夫則說大量閱讀很重要,掌握歷史知識和語言是箇中關鍵。他表示,要前往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之前,他通常會到電商平台亞馬遜(Amazon)購入一系列相關書籍進行研究。

「我們做這行都不是為了錢。這是一個可以讓你不斷學習新事物,並滿足你一生好奇心的職業。」特羅菲莫夫說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