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觀點:G7的隱憂

2023-05-29 07:10

? 人氣

5月21日,前往日本廣島出席G7峰會的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各國領袖合影。(AP)

5月21日,前往日本廣島出席G7峰會的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各國領袖合影。(AP)

七大工業國(G7)於廣島舉行的峰會21日在神秘嘉賓哲連斯基現身後,風光落幕。發表了對中的強硬聲明,而德法也保留了不願與中國大陸脫鉤的立場,可謂是各取所需,賓主盡歡。但是這看似團結共榮的背後不是沒有隱憂,G7能否應對極將可能發生的經濟衰退、新興政經勢力的挑戰、俄烏戰後的世界格局變化還有美國領導力的不穩,恐怕就沒有簡單且樂觀的答案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貌合神離。這次峰會共同發表了「廣島願景」聯合文件,針對臺海和平穩定及新疆,香港人權事務的關注,頗有反中誓師大會的味道。但聲明中重申一中原則,表示去風險不是去中國化,並隨時準備與中國大陸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這些都多少削弱了反中的力度,看到多方妥協的痕跡。此外,聲明還針對所謂「經濟脅迫」,七國集團國家將啟動「經濟脅迫協調平台」,以「加強我們對經濟脅迫的集體評估、準備、威懾和反應」。看似在經濟上打算採取合作抗中的立場,但是在實際運作恐有難度。G7及其盟友不少在產品上是競爭關係,過去也不乏有趁火打劫的情事。中國大陸前年對澳大利亞龍蝦、牛肉、棉花和木材出口實施貿易限制,對葡萄酒徵收高達212%的關稅,對大麥徵收80%的關稅,並對煤炭和銅的出口實施限制。這些市場份額不少被美國、加拿大和法國搶走。而美國的「削減通膨法案」也讓德國法國跳腳。G7揚言要對中國大陸的經濟脅迫採取聯合行動,能否做到,不免讓人懷疑。

第二,定位不明。七大工業國原本是1975年西方國家為了解決石油危機,希望透過經濟實力採取一致立場,應付阿拉伯國家。原本只有六國,次年,美國平衡歐洲國家硬是拉上加拿大,而不是納入GDP還一度超過加拿大的西班牙。從1980年代起,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作為常設非正式成員,成為真正的富人俱樂部。1998年還邀請了俄羅斯,直到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才被踢出去。而當時俄羅斯的經濟規模也只在10名左右,反觀1980年代經濟總量就已經超過加拿大的中國大陸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G7從此政治意味大增。G7不是國際組織,沒有常設機構,G7無法解決2008年的金融危機,只好另外組成G20,無形中更否定了G7在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而主辦國邀請的國家也多反映主辦國的政治意圖,使得G7越來越成為政治大拜拜,宣傳性質遠高於實質解決全球議題。

2023年5月19日,反對G7峰會的日本民眾在廣島街頭抗議。(美聯社)
2023年5月19日,反對G7峰會的日本民眾在廣島街頭抗議。(美聯社)

第三,影響力下降。G7在世界人口規模和國內生産總值(GDP)中的佔比變小,主導能力下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推算顯示,G7佔世界名義GDP的份額在頂峰的1986年達到68%。2022年降至43%,首次被佔44%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超越。G7在全球人口中的佔比正在下降。在首次峰會的1975年曾達到15%左右,而到2019年降至不到1成。勞動人口減少給各國的國力和經濟實力帶來影響。G7大力投入俄烏戰爭不但沒有贏得南方國家的支持,更讓自己騎虎難下。G7和歐盟的援助額達到1367億歐元,佔全球支援烏克蘭(1565億歐元)的9成左右。俄烏戰事的長期化,已經使這些國家進退兩難。

第四,美國領導力下降。G7是美國推動催生,未來可能也敗在美國手中。G7每屆峰會都會有大合照,但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國總理梅克爾站立雙手按在桌上,俯身怒視坐在對面的美國總統川普,其他國家元首也面色凝重地站成一圈。這位美國總統對多邊主義向來嗤之以鼻,媒體認為川普時代的G7,實際上成了G6+1,川普嚴重的扼殺了它的合法性。這樣的惡夢可能又再回來了。最近的幾份民調都顯示,川普不但沒有受到法律案件的干擾,逢而民調大幅上升。哈佛大學美國政治研究中心和哈里斯民意調查中心的民調顯示川普領先拜登總統7個百分點(47:40)。數據還顯示即使共和黨排名第二的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提斯也能和拜登戰成平手。根據《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最新聯合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度創下新低,僅剩36%,且若是拜登和川普對決,44%選民傾向投給川普。而就算拜登連任成功,他的年齡和副手的能力都讓美國國內外民主黨的支持者感到憂心。

G7曾經風光一時,成功主導國際經濟一段很長的時間,但是近年來的發展已不容樂觀。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衣冠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