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文觀點:從議會民主到街頭暴力,法國民主出了什麼問題?

2023-05-19 06:50

? 人氣

制度面的第三個問題是地方權的日漸消逝,喪失對抗與節制中央權力的功能。從選舉的角度看,地方選舉愈來愈不重要;不滿政府施政的人在總統與國會選舉接連失望之後,很難在地方選舉中找到慰藉。法國本屬單一國體制,地方自治團體的職權範圍與自主性本就遠不如聯邦國家下的次級統治團體,如美國之各州。而在歐洲整合的建構過程中,不少國家管理權能移轉至歐盟層級,連國家本身都喪失部分自主性,更遑論國家下的地方自治團體。另一方面法國近年的改革,例如禁止地方行政首長同時擔任國會議員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議員的政治實力,以及議員與地方之連結;又如廢除房屋稅的改革,則直接砍掉約佔三分之一地方財政收入的財源,弱化地方財政自主能力。由於地方之重要性與自主性日漸萎縮,地方選舉的勝敗對中央執政者的影響甚微,人民在總統與國民議會選舉之後,找不到其他得以有效宣洩不滿情緒的選舉管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後是法國現在的全國性公投制度,其僅能由政治部門發動,不能由人民主動發動。目前憲法第11條所規定的「共同發起公投」,須先由至少五分之一的國會議員連署,亦即至少要有185名的參議員或國民議會議員連署成案,然後再送交憲法委員會審查。凡是不足法定連署人數,或是公投內容係在廢止生效不滿一年的法條,或是公投內容不是涉及公權力之組織,或是國家之經濟、社會或環境政策,或是條約者,皆會被宣告違憲而無法續行。此次針對退休改革法案由議員連署發動的公投,雖達連署門檻,但因不符前述憲法規定而被宣告為違憲。即便能通過憲法委員會審查而能開始進行公民連署,此類公投案還要有十分之一的選民(約480萬)連署支持,才能正式成案。從2008年修憲創設此由議員與公民聯手之「共同發起公投」以來,迄今尚未有任何一案成功交付公投。

事實上,任何公共政策都會牽涉多方利害關係人,理想的民主程序絕對不是僅透過一次以一人為中心的總統大選,就以一時的多數,或甚至僅是相對多數,就能決斷所有政策選項。若出現此種情況,就是一種「民選君主」體制,此時總統已與君王無異,只是有任期限制而已。要避免出現民選君主體制,就必須致力於將權力予以「去個人化」與「去集中化」,不讓總統與國會議員的任期與選舉期程一致,並建置各種節制總統權力的安全閥。法國人從退休改革爭議反省現在的體制問題,多數都是集中在總統職位上。

沒有任何傳統大黨的支持,39歲以一人之姿,並以招降納叛的方式組成一個全新政黨,竟能用短短一年的準備期間就贏得總統與國會大選,馬克宏在2017年的確締造了政治奇蹟。但其上任之後推動新政,立即遭到傳統政治勢力的反撲,以及其部分選民的失望而遭遇各種抗爭。2022年馬克宏雖再度連任成功,但其政黨已不再擁有國民議會過半席次。然馬克宏卻仍持續推動改革,即使其民主正當性基礎已遠不如昔。超過六成以上的民意目前仍反對退休改革法,並認為左右共治才能避免施政暴走。

從選舉、倒閣、釋憲到發動公投,反對者已窮盡所有體制管道仍無法阻止馬克宏的改革計劃;走上街頭抗爭,成為唯一的出路。不同於黃背心運動是由無組織的原子化之零星個體,透過網路集結而形成的集體抗爭行動;此次的退休改革抗爭則由工會與政黨所主導。工會與政黨一方面持續街頭抗爭,以作為與政府談判的籌碼;但另一方面也畏懼過度暴力與失序的抗爭,最終可能會使民意翻轉而改為支持政府。現在執政者與反對力量的角力,既在廟堂之上,同時也在街頭巷角。在不存在其他制度出路的現狀下,唯有雙方理性自制,並相互溝通說服與妥協退讓,才能終止愈來愈暴力的惡性循環。問題是:持續街頭抗爭可能脫序失控,此既非政府所能預防,也非工會與在野政黨所能控制與阻止。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