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聯合生產武器,何時量產、是否可行?《德國之聲》解析四大爭議

2023-05-05 18:00

? 人氣

然而,這些軍事合作也是在為「最壞的打算」做準備。陳亮智話鋒一轉提醒道:「如果北京就是豁出去了、嚇阻最終失敗,那就是必須應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我們都不希望這樣的時刻來到,」他說。

美台聯合生產武器4大爭議點

本次的美國國防產業代表團是自2019年以來,美國國防產業最大規模的一批訪台代表團。訪台期間,他們參訪了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台灣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和多個軍工業廠商。

陳亮智分析,美國軍火商此次大動作組團訪台、出席雙邊論壇,最主要就是想了解台灣軍火企業的實力,透過參訪「看看台灣業界的產能和體質」 。5月2日,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也向台媒表示,這些訪台軍火商「不是來賣武器的」,而是來選擇合作的供應廠商。

然而,美國及台灣政府都尚未針對此類軍事合作透露具體細節,也讓合作留下許多爭議點:

1. 美國政府的角色?

美國軍事學者埃里克森告訴DW,美國廠商若想在海外生產軍事裝備,須依據相關法規申請授權,「這意味著,這些交易不僅需要公司之間的談判和商定,還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批准和許可」。

「但美國政府在授權海外製造許可時,往往是非常有選擇性的。」埃里克森補充說:「通常,此類製造協議是為了幫助另一國獲得技術——但也不是最先進的技術。」她認為,美國之所以有意與台灣共同生產軍武,是為了使生產更接近潛在的「最終用戶」,以便「更緊密和迅速地滿足台方需求」。

此外,俄烏戰爭也可能帶給了美國一些啟示。埃里克森認為,美國和其他北約盟國正在為了「武裝烏克蘭」而陷入混亂,因此美方可能有意透過將台灣納入軍武生產鏈,來替台灣做更完善的應戰準備,以免未來若台灣也不幸成為「衝突地區」時,出現同樣的「混亂」局面。

但台灣前國防部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向DW表示,台美雙方要不要共同生產武器,台灣「應該掌握主動權,而非以美方為主」。他補充道,台灣軍事實力並不弱,因此台方應以「技術的成熟度」、「是否為攻擊性武器系統」去做合理的合作判斷,而非對美國的提議照單全收。

2. 實際合作遙遙無期?

由於美台共同生產軍武的協商尚未有定論,外界擔憂雙方合作的時間表可能遭到美方推遲;而代表團此次與台廠的互動交流,也遭質疑成果有限。

「這個部分(代表團訪台)象徵性的意義較大,論壇其實也沒有實質進度,」台灣前國防部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向DW坦言道。他進一步解釋,軍事合作若要有重大突破,須深入了解雙方產業,包含軍方實際的需求等,「這不是幾個月就可以完成的」,因此現階段「談開始合作實在是太早」,「且台灣軍需規模不大,協助美方供應鏈生產倒是比較可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