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父」離開谷歌:後悔畢生研究恐威脅人類 警告「殺手機器人」或成現實

2023-05-03 16:39

? 人氣

現年75歲的「AI教父」辛頓宣布離開谷歌(Google)人工智慧(AI)研究部門。(AP)

現年75歲的「AI教父」辛頓宣布離開谷歌(Google)人工智慧(AI)研究部門。(AP)

過去半個世紀,辛頓致力於研發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的核心技術。現在他擔心這會造成嚴重危害。

現年75歲的「AI教父」辛頓宣布離開谷歌(Google)人工智慧(AI)研究部門,同時公開呼籲人們關注AI的危險性。近日,他接受多家媒體採訪,表明他擔心在科技巨頭之間的激烈競爭下,AI受到不斷改良與開發,將變得「太聰明」並恐怕帶來「殺手機器人」等危害,所以決定「吹哨」畢生協助開發的技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辛頓(Geoffrey Hinton)沒想到AI的發展速度會像過去7個月那樣快。去年谷歌、OpenAI等公司已經開始開發的AI系統,讓辛頓認為AI在未來5年可能出現的進展將是「非常可怕」的。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作為AI研究界內部最受尊崇的權威之一,辛頓為了能不受約束地警告人們警惕AI的潛在風險,不惜辭去職務。辛頓的人工智慧之旅,從開創先驅走到末日預言者的一步,凸顯科技業在幾十年來最重要的轉型點上,面臨到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

風靡全球的ChatGPT是一款由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圖/美聯社)
風靡全球的ChatGPT是一款由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圖/美聯社)

科學界對AI發展的連番警告

紐約時報》(NYT)1日刊出辛頓專訪,他說,他對畢生的工作感到後悔,「我用一個藉口來安慰自己,如果不是我,也會有其他人來做。」

科技業領袖們相信AI時代的到來,將像1990年代引入網路瀏覽器一樣顛覆人類的生活,並可能連帶促進藥物研究、教育等多項領域的突破。但困擾許多業內人士的是,他們擔心自己正在製造危險。生成式AI已經可以被利用來製造假/錯訊息,很快地,AI還可能會威脅到人類的工作機會,甚至最悲觀的看法是,未來AI可能對全人類構成威脅。

「很難知道如何防止壞人利用它來做壞事,」辛頓對《紐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警告道。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採訪時,辛頓還指出「壞人」可能利用AI,做出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的壞事,例如操縱選舉或煽動暴力。

微軟的必應(Bing)因為AI的加持,成為Google的頭號勁敵。(美聯社)
微軟的必應(Bing)因為AI的加持,成為Google的頭號勁敵。(美聯社)

辛頓不是唯一針對AI提出警告的科學家。3月底,OpenAI新一代自然語言模型GPT-4開發後,以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蘋果公司(Apple Inc.)共同創辦人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等為首的1000多名科技領袖、研究人員連署,呼籲基於AI技術給社會和人類帶來「深遠風險」,希望AI實驗室和相關企業在至少6個月內不要開發比GPT-4更強大的技術。

幾天後,擁有40年歷史的人工智慧促進協會(AAAI)19位現任和前任主席,也聯合發表公開信警告「AI的風險」,當中包括微軟(Microsoft)科技總監霍維茨(Eric Horvitz)。微軟公司已將OpenAI技術部署到多項產品中,例如Bing搜尋引擎。

辛頓在幾個禮拜後加入呼籲警惕AI的陣營。事實上,他擔心科技公司會為了ChatGPT、Bing等服務的激烈競爭,而疏忽、放寬對研發使用AI的約束,這恐怕會引發一連串倫理問題。谷歌AI負責人狄恩(Jeff Dean)發表聲明表示:「我們仍然致力於對AI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將繼續學習理解新出現的風險,同時也將大膽創新。」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美聯社)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美聯社)

奠定聊天機器人核心技術,直到發現危險

辛頓來自英國,1972年在愛丁堡大學攻讀研究所時,他踏上研究AI的漫長旅程。他的研究重點是人工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網路結構的計算模型,可透過分析資料來學習。當時很少有研究人員相信這個點子可行,但後來這成為他畢生鑽研的技術。

1980年代,辛頓在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任電腦科學教授,但後來去了加拿大,因為他不願接受美國國防部的贊助。當時美國絕大多數AI研究都是軍方贊助,辛頓強烈反對將這項技術運用於戰場──他稱這無異於創造「機器人士兵」。

2012年,辛頓與兩名學生──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克里謝夫斯基(Alex Krishevsky)──開發了一個人工神經網路,它具備分析數千張圖像,學習識別花、狗和汽車等常見物體的學習能力。之後,辛頓與兩名學生創建了科技公司DNNresearch,採用人工神經網路的突破性技術。

神經網路正是催生出OpenAI的ChatGPT、谷歌Bard等聊天機器人背後的奠基性技術。2013年,谷歌花了4400萬美元(約13.5億元台幣)收購辛頓等3人創辦的公司。辛頓的學生蘇茨克維2015年與馬斯克等人共同創立了OpenAI。

2018年,辛頓與法國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加拿大科學家本希奧(Yoshua Bengio)因對神經網路研究的重大貢獻,共同獲得資訊學界最高獎項圖靈獎(ACM Turing Award),他們3人也因此被視為「AI教父」或「深度學習教父」。

與此同時,谷歌、OpenAI和其他科技公司積極開發,能從大量數位文本中學習的神經網路。那時辛頓對AI的未來抱有無限憧憬和美好期待,但2022年隨著谷歌和OpenAI利用大量資料構建超強AI,辛頓的觀點也發生重大轉變。他雖然認為這些AI模型在某些方面仍不如人類大腦,但它們在其他方面正在超越人類的智力,未來恐怕將會取代人類。

OpenAI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AlphaGo之後,最受全球矚目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美聯社)
OpenAI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AlphaGo之後,最受全球矚目的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美聯社)

「AI教父」究竟擔心它什麼?

引發辛頓擔憂的因素,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短期來看,辛頓認為生成性AI已經創造了許多虛假的文本、圖像、影片,未來如果充斥虛假的網路內容,一般人恐怕將「無法再辨別真假」。

而在可預見的未來,辛頓認為AI將會顛覆就業市場。今日,像ChatGPT這樣的聊天機器人還只是輔助人類的工具,但它們已經能取代律師助理、私人助理、翻譯和其他處理繁複差事的職位。他說:「它消除了苦差事,將來能取代的遠不止於此。」

從長遠來看,辛頓非常擔憂AI技術繼續發展下去,將會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強大的AI模型能從訓練資料中,習得科學家意想不到的行為。所以他擔心,「全自主武器」有可能會誕生。他說,個人或公司允許AI系統生成自己的電腦程式,而且實際上它可以自己運行,將會導致很大的問題,即有一天真正的自主武器,也就是所謂「殺手機器人」會成為現實。

他說,在相信AI能變得比人類更聰明的人們之中,「大多數認為這種事要發生還很遠。我過去也這麼想。我曾以為至少要花30到5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顯然,我現在不會這麼想了。」

微軟的必應(Bing)因為AI的加持,成為Google的頭號勁敵。(美聯社)
微軟的必應(Bing)因為AI的加持,成為Google的頭號勁敵。(美聯社)

其他專家,包括他的許多學生和同事,都表示這種威脅是假設性的。雖然目前許多問題都只存在於假設層面,但辛頓認為若沒及時準備好控制AI,那麼該技術在未來可能徹底失控,尤其谷歌和微軟等公司之間的競爭影響全世界,如果沒有全球範圍的立法監管或約束,這場競爭將不會停止。

但辛頓也深知,想要約束私人公司的技術開發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與核武器不同,外界沒有辦法知道公司或國家是否在秘密研究AI技術。能希望的是,全球頂尖科學家就控制AI進行合作,直到了解是否能夠控制AI之前,先不要廣泛運用。

辛頓說,以前被問及是怎麼決心投入開發有潛在危險的技術時,他總是引述「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的話:「如果你發現某個東西技術上很有趣,那就去做做看。等到你獲得技術上的成功了,再來談之後要怎麼辦。」

辛頓現在再也不這樣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