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紐約時報》之邀,龍應台談「戰爭陰影下的台灣」:解放軍一彈未發,社會已被分裂傷害

2023-04-19 12:24

? 人氣

2022年7月25日,台灣舉行萬安45號演習,一名軍人正在引導台北市民進入避難所避難。(美聯社)

2022年7月25日,台灣舉行萬安45號演習,一名軍人正在引導台北市民進入避難所避難。(美聯社)

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應《紐約時報》之邀,18日在GUEST ESSAY版面介紹戰爭陰影下的台灣。龍應台指出,台灣如何面對可能的戰火,是當前這塊土地上人人關心的話題。中國雖然尚未開打,台灣社會卻已充斥各種對立與相互指責,這種分裂當然傷害了台灣。在簡單的「舔共」與「反中」標籤之外,龍應台試著對國際社會介紹更多複雜的台灣人心聲,並指出「更接地氣的現實主義」,才是台灣人的共通看法。

龍應台表示,她在台北的一位朋友發了一則充滿激情的臉書,呼籲台灣的年輕人做好準備與中國開戰。因為應對中國併吞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武力,其他手段都是虛妄。儘管這位朋友已經60多歲,依舊誓言必要時將拿起武器應戰。龍應台私訊這位朋友,表示實力應該只是台灣戰略的一部分,政治家與其他公眾人物應當表現出真正的勇氣,藉著與中國接觸來緩和緊張局勢。當強大惡霸造成威脅,你不該先試著緩和局勢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龍應台認為這種令人不安的普遍情緒在台灣已成常態,她也試著主動勸說身邊的朋友無須如此,但這位朋友的回應則是「不要當一個投降派」。龍應台寫道:「這種朋友之間的交鋒,象徵著中國在未開一槍的情況下,已經對台灣造成傷害。」因為中國侵略的威脅以及如何應對這種威脅,正在分裂台灣社會。

2022年7月30日,台北中正紀念堂的降旗典禮。(美聯社)
2022年7月30日,台北中正紀念堂的降旗典禮。(美聯社)

龍應台指出,指責某人是「舔共」賣國賊,或者通過危險的「反中」行徑來煽動緊張情勢,在當今的台灣已是常態。對於與中國開戰的恐懼,正在撕裂台灣的寬容、文明、及我們對於辛苦建立的民主社會的信心。37位台灣學者上個月發表反戰公開信,呼籲台北應當在中美之間尋找「中間路線」、並且批評美國的「軍國主義」,他們被批評為幼稚天真、並且對中國過於軟弱。龍應台說,這種分裂和不信任,恰好正中中國下懷。。

龍應台說,台灣幾乎每場晚餐的對話都會聊到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她在最近一次朋友聚會中,則聊到了中國會不會轟炸台積電,藉此摧毀台灣最重要的經濟資產;亦或者炸台積電的其實是美國,因為要阻止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落入中國之手?若對台灣採取焦土政策,我們的核電廠也會成為攻擊目標,讓這座島嶼淪為對中國毫無用處的放射性荒地嗎?

台積電南科18廠(Fab 18)廠區。(柯承惠攝)
台積電南科18廠(Fab 18)廠區。(柯承惠攝)

在另一場有軍方與戰略專家參與的午餐會上,一位退役將領宣稱中國封鎖台灣並不困難,因為台灣的天然氣存量僅有8天左右,透過切斷海底通訊電纜或是國際貿易,也能在經濟上扼殺台灣(台灣約有4成出口產品銷往中國大陸或香港)。因此中國甚至可以在不採取軍事行動的情況,對台灣實施佔領。不過龍應台也指出,這一切對台灣人來說並非新鮮事,因為我們已在中國的陰影下生活了70多年、並且成為我們現在的模樣。

龍應台回憶她的學生時代(上世紀50年代),她的教室裡貼滿了「匪諜就在你身邊」的警語,對人最大的侮辱就私通「共匪」—所謂共匪,幾十年來在台灣就是指中國共產黨。龍應台寫道:「雖然住在島上,但我們這一代人中有許多從未學過游泳,因為我們從小就害怕海灘。」這是因為國民黨在1949年輸掉內戰、逃往台灣後,政府隨即宣布戒嚴,士兵也會全副武裝在海灘巡邏,金馬離島甚至在海灘上佈滿地雷。龍應台從小就被警告,共匪甚至會派出畫著滿臉迷彩的蛙人,嘴裡咬著刺刀摸上岸。

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的兩棲部隊。(中國軍網)
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的兩棲部隊。(中國軍網)

即便在這種肅殺的氣氛下,台灣依舊建立了充滿活力的民主與經濟奇蹟,並且證明民主體制與中華文化並非互斥。龍應台表示,台灣的本性雜揉了這些焦慮、自豪和毅力,那些將台灣視為美中競爭棋子的人正是忽視了這一點。我們也是血肉之軀。龍應台指出,若能遠離政治喧囂的台北,人們在熱情好客的鄉村和漁村能聽到不同看法。面對中國,他們的共通心聲是「更接地氣的現實主義」:最重要的是我們所有人的利益。龍應台強調,這並不等於老百姓認為抵抗只是徒勞,而是認清了台灣永遠處在中國巨大的引力作用之下,因此採取實用主義觀點、甚至與中國和解,或許比戰爭更爲可取。

龍應台指出,她有一位朋友是種植蓮霧的農民。他每天在黎明前的起身,在黑暗中戴上頭燈,仔細檢查他的果園是否有害蟲。他支持與中國統一,因為這是他祖先的土地,具有相同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人應該成為一個民族。他認同一個強大、繁榮、挺立於世界的中國,而台灣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他不會公開說這些話,因為他害怕被認定為中共協力者。不過這並不代表這位曬得黝黑的農民準備投降,這也是台灣情感的複雜之處—如果戰爭爆發,他仍然會選擇為了家園挺身戰鬥。

龍應台與潘志民。(龍應台臉書)
龍應台與潘志民。(龍應台臉書)

龍應台還有一位農民好友潘志民(編按:屏東神農獎得主),這位種植頂級蜜棗的農人主要將產品外銷中國。龍應台指出,國民黨政府曾在2010年與中國簽署貿易協議,潘志民的農產品得以在短短幾天之內在中國超市上架。但在更傾向獨立的民進黨政府上台後,中國通過一系列禁令收緊市場,潘志民不得不轉而外銷日本,但運往日本往往需要花費三週時間,這意味著那些甜美多汁的水果出現日本人的餐桌上時,往往已經沒有滋味。喜好日本歷史的潘志民告訴龍應台,台灣在面對中國時,應當學習德川家康的忍耐美德。他說:「當戰鬥機從頭頂飛過時,你知道我們農民會做什麼嗎?我們會彎腰繼續耕種。」

龍應台也寫到她現在的住處——台灣美麗的東海岸。不過即便這裡幾十年來的生活節奏幾乎不變,中國依舊成為台東人關心的話題。去年8月,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後,解放軍開始在台灣周邊海域舉行實彈演習,當時龍應台在家裡看著台灣戰機在海上呼嘯而過,她的鄰居還發簡訊建議每戶人家種植不同的蔬菜,「如果演習惡化為戰爭、糧食供應中斷,我們就可以互相交易」。不過她在簡訊裡也問:那發電該怎麼辦?

龍應台與陳志和等漁民聊天。(龍應台臉書)
龍應台與陳志和等漁民聊天。(龍應台臉書)

龍應台的另一個漁民朋友陳志和,會在漁獲量最好的時候召喚三五好友在家裡一起吃飯,這場豐盛的飯局也聊到了戰爭。陳志和13歲時,跟父親學會如何使用魚叉獵捕旗魚,他父親則是從日本漁民學到這身本事。使用魚叉需要具有驚人的平衡、靈巧和準頭。總是站在船頭高舉魚叉瞄準旗魚的陳志和說,如果爆發戰爭,他可以坐船到沖繩島去,並且開玩笑說「誰要搭便車」?席間有人問辦日本居留需要多少錢、也有人開玩笑說每天吃生魚片那可受不了。

對於可能爆發的兩岸戰事,陳志和對龍應台說,他會像烏克蘭人那樣挺身抵抗。這並不是因為他對中國懷有敵意—僅管北京的威脅確實讓他不爽—而是因為討海人已經習慣面對危險,他們更會為生存而戰。不過當龍應台問他「你的兒子也會拿起武器嗎?」陳志和卻嘆了口氣,他說台灣許多年輕人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手機、社交與追求其他玩樂上頭,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但陳志和也表示,他不會因為對其他人不想作戰或者跟他觀點不同,就對他們加以評判。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龍應台提到台灣明年一月就要舉行總統大選,對於中國究竟是戰是和,對台灣所有人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國民黨勝出,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可能緩和;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誰知道呢?」不過陳志和對龍應台說:「無論如何都無所謂,因為決定我們命運的是美國和中國。」當龍應台問他「如果真打起來了,你會怪誰?」

陳志和的答案是「先開槍的那一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