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蔣介石的《清明》之悟與黃埔百年勳業

2023-04-09 05:40

? 人氣

今年四月五日是蔣介石逝世48周年紀念,基督徒的他,在天家聖殿下早已永享喜樂,在「聖經、唐詩、荒漠甘泉」的陪伴下,對任何的「詆毀攻訐」當早已一笑置之。(作者提供)

今年四月五日是蔣介石逝世48周年紀念,基督徒的他,在天家聖殿下早已永享喜樂,在「聖經、唐詩、荒漠甘泉」的陪伴下,對任何的「詆毀攻訐」當早已一笑置之。(作者提供)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黃庭堅

1975年04月01日,八十九歲的蔣介石在官邸臥室病床上,他請隨身護士羅小姐唸幾首有關清明節的古詩給他聽,羅小姐首先讀了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太熟悉了換別首,直唸到宋代黃庭堅的《清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宋代黃庭堅《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尤其是羅唸到最後一句時,蔣介石的臉突然起了重大反應,眼睛瞪得大大的,直說這首詩寫得好,寫的真好!要她多唸幾遍……之後她才曉得這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意思。人活著的時候,無論生前是如何榮華富貴、聲名顯赫,但百年之後都是蓬蒿的小土丘。

蔣臨終之悟,大概是覺人生太匆匆,暮然回首,一生戎馬,半生征伐,統一之功未竟,即將騰蛇乘霧,終為土灰。然諸葛孔明、曹孟德不皆如此?他們會忘掉歷史,但歷史不會遺忘他們。

四天後的台北的夜晚,突然雷電交加滂沱大雨下,蔣闔然長世。俗謂蓋棺論定,筆者堅信,蔣的歷史定位業經長時間的沉澱,必然會有一個公平的定論,不會被蓬蒿所遮蔽,更不會被「井蛙夏蟲」蚍蟻撼樹。

所以一個有趣的現象逐漸產生,替他平反的外國人突然變多了,那些曾「譽毛貶蔣」的學者專家們,紛紛修正己見。如:牛津大學教授米特(Rana.Mitter)在其《現代中國簡述》一書中描述到:如果我們相信有靈魂,我們可以這樣想像:蔣介石與毛澤東的靈魂在中國的上空中遊蕩。

蔣介石看到現代的中國會不住的點頭微笑,因為這正是他當年想實現而沒實現的中國。而毛澤東的靈魂則在蔣介石身後不斷的呻吟,因為他的理想破滅了。

再如曾出版過《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的美國大記者斯諾(Edgar Snow),他是首次外國記者將共產黨和毛澤東介紹到西方,並造成國際轟動,激勵不少外國人以言論和行動資助中國,也使很多中國年輕人嚮往延安紅區。毛澤東曾說:「斯諾著作的功勞,可與大禹治水相比」。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誤判了東北情勢,國民政府對東北的接收規畫落空,最終江山失守。圖為毛澤東與蔣介石。(資料照,維基百科)
圖為毛澤東與蔣介石。(資料照,維基百科)

他描述毛每天工作13個小時以上,做了十幾年紅軍領袖,沒收千百位地主的土地及官僚的財產,但毛非常清廉,所有財產只是一捲舖蓋幾件舊衣服…;斯諾與毛成了鐵桿兄弟。但到了1970年代的毛搞十年文革,斯諾再去延安河南泥灣「五七幹校」時,斯諾既驚訝又後悔。他稱那裏的情形宛如監獄。

毛正在搞個人「帝制崇拜」,還自詡自己是「和尚打傘、無法無天」。最後斯成了最厭惡毛的人,他懊悔不已。《西行漫記》幫助共產黨取得政權,相對的也使蔣失了人心,但時間就像一面照妖鏡,毛就像蘭若寺夜裡的聶小倩風姿綽約,但等雄雞一聲天下白後,就變成可怕的鬼魅,可是一切都太遲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