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隨俗的印尼鼎泰豐

2023-04-04 11:41

? 人氣

鼎泰豐印尼餐廳的菜單上,有獨特的雞肉(ayam)小籠包(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鼎泰豐印尼餐廳的菜單上,有獨特的雞肉(ayam)小籠包(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鼎泰豐創辦人楊秉彞日前以九十六歲高齡過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於鼎泰豐,媒體上有許多報導,讀著令人感動,我自己其實也是鼎泰豐的愛好者,今天來談談印尼的鼎泰豐。

鼎泰豐進軍印尼,自2005年起算,已經將近20年。根據鼎泰豐的印尼官網,目前在印尼共有12間鼎泰豐餐廳。大家也許會好奇,為何以豬肉小籠包聞名的鼎泰豐,能成功打進印尼餐飲市場?我認為原因之一,是鼎泰豐做到「入境隨俗,尊重當地」。

官網顯示,印尼共十二間鼎泰豐,皆位於雅加達(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官網顯示,印尼共十二間鼎泰豐,皆位於雅加達(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全球獨賣,為印尼市場推出雞肉小籠包

兩億七千萬人口的印尼,高達八成五是穆斯林教徒。伊斯蘭教教徒不吃豬肉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為了進軍印尼市場,鼎泰豐決定推出全球僅有的雞肉小籠包。

不只在鼎泰豐印尼官網上,用戶可以清楚看到雞肉小籠包的圖示(ayam為雞肉之意),甚至在鼎泰豐印尼官方Instagram介紹上,也清楚寫著No Pork - No Lard(無豬肉 - 無豬油)字樣,為的就是讓印尼消費者放心享用。

鼎泰豐菜單上有獨特的雞肉(ayam)小籠包(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鼎泰豐菜單上有獨特的雞肉(ayam)小籠包(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雞肉小籠包跟豬肉小籠包,哪一種好吃呢?每個人的口味是很主觀的事,身為台灣人,說實話,我還是比較喜歡吃台灣的豬肉小籠包。

但如果仔細看鼎泰豐官網上的分店介紹,你會發現在這十二間店面中,有四間店的圖示上多了Chef’s Table字樣,意思是在這四間店面內,可以嚐到豬肉(babi)小籠包。這四間店面,都位於華人較密集的區域(例如北雅加達),畢竟華人仍然習慣吃豬肉。換言之,鼎泰豐儘管做到入境隨俗,並推出了雞肉小籠包,但仍在部分店面提供豬肉小籠包。或許這也是鼎泰豐在印尼未申請清真認證(Halal)的原因。

鼎泰豐的印尼官方Instagram帳號,和年輕消費者互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鼎泰豐的印尼官方Instagram帳號,和年輕消費者互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印尼,要確認一間餐廳是否為清真認證,除了可以用手機APP(PUSAKA)確認之外,另外也可以到印尼宗教部轄下的LPPOM MUI網頁查詢。在該網頁中,如果以「Din Tai Fung」為關鍵字查詢,會出現「Produk tersebut belummemiliki Ketetapan Halal MUI atau Produk Tidak Dipublish」字樣,亦即該產品尚未通過清真認證。

查詢結果顯示,鼎泰豐未獲清真食品認證(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查詢結果顯示,鼎泰豐未獲清真食品認證(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舉例來說,如果在該網頁輸入Starbucks,便會出現印尼各間星巴克的清真認證資料,每一張證書上都載明認證號碼及有效期限。沒錯,印尼的星巴克有申請清真認證證書。

印尼星巴克則有清真食品認證(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印尼星巴克則有清真食品認證(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鼎泰豐為何在印尼未申請清真認證?也許是因為想要在某些店面維持豬肉小籠包的選項來吸引非回教徒的顧客,抑或是因為其他商業考量或技術困難等等原因,這點無從得知。

而未申請清真認證的鼎泰豐,究竟有沒有影響到它在印尼的市場呢?這答案見仁見智。

印尼12家鼎泰豐,仍以非穆斯林為主要客群

我曾詢問過印尼當地朋友,得到的回覆是,虔誠的穆斯林教徒的確對於非清真認證的餐廳會有所顧慮,畢竟在廚房的料理或食材配送或準備的過程中,器皿、餐具可能會與豬肉料理共用,這點當然會影響到穆斯林教徒的用餐意願。或許這也解釋了,在雅加達的鼎泰豐餐廳,儘管生意不差,但似乎仍以台灣人、中國人、印尼華人或日本人為主,而穆斯林教徒的印尼當地顧客似乎仍為少數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鼎泰豐在我心中,仍是一間成功的餐廳品牌。儘管沒有申請清真認證,但它仍然在雅加達成功展店十二間。畢竟兩億七千萬人口的印尼,扣掉八成五的穆斯林教徒,仍有四千萬人口的市場。以千萬人口的雅加達來說,非伊斯蘭教徒仍有一百五十萬人。這些人口紅利,也是鼎泰豐在印尼成功的原因,畢竟普遍來說,它的食物品質仍備受肯定。

來印尼發展超過十年,我心中一個很深的感觸是,「在地化」絕對是能否進入當地市場的關鍵之一。在地化的邏輯,不只適用在餐飲業,更適用在各行各業。以印尼火箭主要經營的美妝保養品來說,也有所謂的清真認證產品,儘管清真認證並非印尼政府強制要求的規定。而印尼火箭的價值,正是以深耕在地的精準邏輯,來引導台灣品牌進入印尼市場。

「入境隨俗,尊重當地」,鼎泰豐的雞肉小籠包做到了這一點。如果只憑著「台灣美食」或「台灣製造」這類的口號想冒進印尼市場,卻不思考在地化的真諦,恐怕將會鎩羽而歸。


作者現任印尼電商加速器創辦人及執行長,長期協助台灣品牌深耕印尼市場。曾獲中華民國海外十大傑出青年及中華⺠國全國商業總會第四屆品牌金舶獎。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