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習普會的三個維度:戰略利益、肢體語言與和平使者

2023-03-27 14:00

? 人氣

梁凱倫說,不過習近平坐下來的時候異常頻繁地眨眼,表明他也感受到了一些壓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韓國身體語言實驗室主任金馨熙(Kim Hyung-hee,音譯)表示,兩人握手時緊握的程度,以及兩人試圖避免目光接觸,都在表明這份關係對兩人來說都有很強的利害牽扯其中。「他們對這次會面有很高的期望。你可以看到現場的緊張氣氛——於是你知道,政治中沒有真正的朋友。」

「和平使者」,還要畫個問號

不容忽視的是,習近平帶著另一場重大外交勝利的勢能而來。不久前,在北京的撮合下,勢同水火的中東兩個強國沙烏地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奉行「韜光養晦」的策略,在對外關係中,更傾向於經貿往來,而非政治或外交上的利益交換,面對幾乎所有區域紛爭,幾乎都盡可能地置身事外,即便是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

沙烏地和伊朗恢復關係,背後不可忽視的是中國對伊朗的影響力,而如上所述中國對俄羅斯也同樣有不小的影響力。這讓西方觀察者們不得不至少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中國在訪問莫斯科後是否能促成俄烏停火。

中國在明面上也是這樣呼籲的,它提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但其中並沒有具體要求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有觀點就此認為,中國的中立站位是幌子,因為俄烏繼續戰爭才符合中國利益——一方面一個軍事實力強悍的鄰國被不斷削弱,另一方面敵視自己的西方國家的資源也在戰爭中被吞噬。

不過,和平對中國也有好處,但前提必須是中國促成的。如果在中國的斡旋或施壓下,達成俄烏停火,甚至俄羅斯撤軍,再加上此前的沙伊和解,將為習近平加冕「和平使者」的稱號,將有助於提振他日漸負面的國際形象。

但「和平使者」沒那麼好當。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於潔分析,普京和習近平會談結束,對於北京在烏克蘭的「和平計劃」的下一步行動,似乎沒有達成一致。

從字裏行間可以分析,習近平稱他與普京的會談是「友好、坦誠和開放」的,暗示北京和莫斯科之間可能仍存在一些分歧。

至於普京,他表示,「只要西方和基輔凖備好,中國和平計劃的許多條款都可以作為解決烏克蘭衝突的基礎」——俄羅斯總統非常清楚,西方和基輔集體還沒有凖備好接受這個提議。

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訪俄期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訪問烏克蘭,這給前者帶來不小壓力。如果中國提出的和平建議沒有任何結果,那麼將不可避免地要與這位也試圖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東亞領導人進行比較。

問題的答案正在徐徐展開,下一個觀察節點是習近平與哲連斯基是否會通電話,自俄羅斯入侵開始以來,兩人一直沒有說話。美國的官方態度則比較複雜,一方面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如果他們兩人會談,那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又對中國的「12點和平方案」不屑一顧,稱現在停火將鎖定俄羅斯已佔領領土的成果,另一方面還給普京更多時間重整軍隊。

於潔進一步解釋中國面臨的複雜形勢——俄烏戰爭使西方國家多年來罕見地團結,同時中美關係跌入谷底,中國不得不考慮如何避免疏遠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盟,因此中國竭力避免明確表態。說到底,這場戰爭不是中國的戰爭,而習近平與哲連斯基的潛在通話,可能是維持這種微妙平衡所必需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