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創53年新低,其實是市場「重病」症狀?經濟學者告訴你,為何沒人失業是壞事

2023-03-22 07:20

? 人氣

失業率創53年新低,其實是市場「重病」症狀?(AP)

失業率創53年新低,其實是市場「重病」症狀?(AP)

近期市場充滿詭譎氣氛與不確定性。在3月7日的聽證會上,聯準會主席鮑爾認為美國經濟比預期還要好,可能會促使聯準會加大升息力道,以抑制消費與借貸,達到壓制通膨的效果。鮑爾還說,終點利率可能會再調高。此話一出,市場隨即預期,聯準會可能會在3月升息2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還不到1週,矽谷銀行無預警倒閉,市場擔憂雷曼兄弟事件重演。為了避免事態擴大,聯準會3月不升息的機率增加。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顯示,根據市場3月15日的預測,3月不升息的機率達到37.3%,而升2碼的機率則降到0%。

因此,聯準會的升息政策充滿不確定性,有經濟因素的推力,但也有銀行問題的阻力。只不過很明顯的是,現在市場充斥著矛盾,經濟強勁理論上是好事,但這是現在聯準會與投資人不樂見的狀況。另外,美國失業率也在今年一月降到3.4%,創下53年來新低,聯準會與投資人卻開心不起來,還希望失業率提升。這是怎麼回事?

聯準會升息17碼,美國經濟成長率還是超過2%

首先,我們看美國經濟成長率的數字。圖表可見,美國去年第4季的經濟成長率為2.7%,略低於第3季的3.2%,但遠高於第2季的-0.6%與第1季的-1.6%。雖然聯準會去年升息17碼(4.25%),將聯邦利率區間拉到4%以上,但經濟仍沒有明顯衰退的樣貌。2022全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2.1%,雖然比2021年的5.9%還低,但並不是糟糕的數字。

美國經濟成長率(圖/Trading Economics)
美國經濟成長率(圖/Trading Economics)

至於失業率,雖然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美國失業率一度飆破14%,但隨著疫情解封,失業率隨即反轉向下。今年1月,失業率降到3.4%,創下1969年來的新低。目前就業市場吃緊,有將近1千萬個公開職缺,相當於每1個求職者就有1.7個工作機會可以選擇。

過去一年美國失業率(圖/Trading Economics)
過去一年美國失業率(圖/Trading Economics)

解封刺激民間消費,讓美國經濟保持強勁

從理論來看,升息會抽走市場資金,同時增加企業借貸成本,進而抑制投資與資本支出,造成經濟衰退與失業率增加。但為何去年聯準會升息17碼,經濟至今仍沒有明顯衰退?

答案就在新冠疫情。《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經濟成長受到消費者支出的影響,而消費者支出受到兩個力量拉扯,分別是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前者因為解封而減少,但後者卻因為解封而增加。整體而言,消費者支出還在成長。

延伸閱讀:強健的經濟讓抗通膨之戰更複雜!《經濟學人》:升息無法減緩全球經濟活動加速

而在疫情封城的期間,由於消費支出降低,加上政府的紓困金,家戶累積了不少資金,為解封後的市場挹注消費動能,也抵銷掉部分通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收入較低下者,美國多數家庭的現金存量都多過疫情爆發前。以收入位於40至60百分位的中產家庭為例,2019年持有現金總額為1千億美元,2022年則成長至5千3百億美元。這些現金,化作景氣的助推劑。

至於企業,許多業者營運仍然強健,獲利也創新高。雖然營運成本因為薪資等因素提升,但銷售也因為解封而成長,導致利潤成長,因此許多企業不願意裁員,進而讓勞動市場與家戶消費保持強勁,並為企業帶來銷售與利潤,造成正面循環。

美國失業率創53年來新低,原因是勞動參與率降低

由此可見,美國經濟之所以強健,在於疫情解封後的消費需求,以及疫情時累積的資金,加上失業率低,讓消費力保持強勁。因此還有個問題是,為何美國失業率不因升息而增加,還創下53年來新低?

我們得先了解失業率的計算方式。在美國,失業率有6種算法,而官方對外發布的通常是U-3,也就是計算總失業人口(沒有工作但積極找工作的人)占所有勞動人口的比例。但U-3有兩個問題:第一,它沒有將想找全職工作,但只找到兼職工作的人列入計算。因為這類勞工的穩定度較低,若不列入計算,失業率可能會低估。第二,它也沒有將不打算找工作的人列入考量,所以數值會被勞動參與率干擾;例如一個地區有100個人,其中僅1人有工作,但另外99人不打算找工作,如果不把那99個人考慮進去,就會得到失業率0%的數字,明顯失真。

而後者正是造成美國失業率低的原因。《富比世》指出,新冠疫情爆發前夕,美國勞動參與率是63.3%,而疫情爆發後兩個月,勞動參與率降到60.1%,相當於全美國新增多達800萬不願工作的人口。儘管現在有些回升,但還是低於62.5%,因此專家推斷,低失業率是源自於低勞動參與率。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疫情期間的新低34萬人,許多僱主表示難以填補職位空缺。(AP)
美國失業率低,原因是勞動參與率低。(AP)

美國勞動參與率的計算方式,是考慮16歲以上非公家機關單位的人口中,工作中或正在找工作的人的比例。雖然它沒有排除掉就學中的青年與退休的人,但也是個判斷經濟狀況的有用指標,例如勞動參與率下滑,可能代表美國的壯年人口不願意投入職場,或是退休老人增加,國家正在老化的狀況。

其實在過去10年,美國勞動參與率就有下滑的趨勢,只不過在新冠疫情期間更加嚴重,因此美國普查局(U.S. Census department)認為,勞動參與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口老化;過去10年中,65歲以上人口佔比從13.1%上升至16.5%,而勞動參與率從64.4%下降至63.6%。至於新冠疫情期間的下滑,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認為,美國人民增加對社會福利的依賴、害怕得到新冠肺炎、失業補助提升、對薪資期望提升、人口老化,以及人口成長放緩都是導致參與率下滑的原因。

失業率太低其實是壞事,會導致通膨與經濟成長受阻

因此美國失業率低,是因為勞動參與率降低,而不是投入工作的人增加,這種低失業率並不是好事。經濟學者也指出,健康的經濟體系,應該要有3%到5%的失業率;失業率過低,就算排除勞動參與率的因素,也是不健康的狀況。

在失業率適中的狀況下,市場會有一定程度的空缺勞動人口供企業選擇,若失業率低,代表企業更難找到適合的人選,公司成長受限,進而導致經濟成長受阻;與此同時,求職者的薪資議價能力也會增加,提升企業的營運成本。失業率低也代表經濟體內流動的資金增加,會導致物價上升。這是美國正在發生的狀況。

另外,低失業率也可能是因為勞動力非「適得其所」,導致員工能力的浪費,經濟體的運作效率較低。例如,假設半導體景氣不好,台積電等公司都不開職缺,台大電機系的畢業生找不到相關工作,只好跑去便利商店當店員,雖然他們沒有失業,但這就是浪費,經濟體系的效率也沒有完全發揮。而在美國,目前Google等科技公司正在裁員,然而餐飲等服務業正在大力招人,雖然沒有證據,但假設被裁掉的工程師改做低階工作,也會造成失業率不變,但經濟體系效率降低的狀況。

20220304-竹科台積電專題,竹科交通壅塞上班塞車。(顏麟宇攝)
健康的經濟體,會有3%至5%的失業率。(顏麟宇攝)

聯準會接受經濟衰退風險,以避免市場改變通膨率預期

所以說,失業率不是愈低愈好,特別是在高通膨的今日,若失業率提升,壓制消費與經濟成長,拉低薪資與企業成本,反而能啟動打擊通膨的循環。聯準會的首要目標是壓制通膨,希望看到失業率上升,讓薪資漲勢可以緩和下來。但目前失業率低,經濟不衰退,代表通膨難以控制,聯準會必須再提升利率,直到經濟衰退為止。

但聯準會與市場仍不確定利率該升多高,以及該維持高檔多久。目前聯準會已接受升息所造成的經濟衰退風險,但風險較高的是,市場對長期通膨率的預期變化。過去40年來,通膨率大多維持在2%的定值,不隨著景氣循環而大幅波動,因此市場對通膨率預期大抵維持2%左右,若預期改變,可能會讓經濟震盪,造成商業環境的動盪。

好消息是,目前市場的長期通膨率預期尚未改變,仍舊在2%左右,而聯準會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將通膨率降到2%,代表緊縮政策仍會維持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在風險的抉擇上,聯準會選擇緊縮政策所造成的經濟衰退風險,而不是放鬆貨幣政策所帶來的市場通膨率預期提升的風險。只不過《哈佛商業評論》表示,就算目前勞動市場強健,但好景可能會在一瞬之間結束,經濟進入死亡。問題是,經濟轉變會多快,以及衰退幅度會多大?有沒有可能經濟衰退真的在一瞬間發生,而現在的升息幅度其實「太多」,這問題的答案,可能要等經濟真的轉壞才會知道。


責任編輯/周岐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郭家宏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