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增加在台駐軍?軍事專家:為美台聯合作戰做準備

2023-03-01 13:00

? 人氣

台軍須強化單兵戰技、熟練新武器

蘇紫雲指出,就戰術戰技層級,美軍應該會針對反登陸、軍事關鍵設施的防禦、野戰和城鎮戰等四個項目加強協訓。過去一年多來,台灣軍隊經歷後備制度和義務兵役延長等改革,就是在提高戰備力。台灣軍隊已數十年未打過仗,透過全世界實戰經驗最豐富的美軍,就能快速掌握現代戰爭的樣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也說,美軍希望台灣提升聯合作戰實力,一方面加強台灣本身陸、海、空軍的聯合作戰能力,另一方面則是規劃台灣和美國如何联合作戰。

林穎佑說,台灣陸軍第542旅、第333旅聯合兵種營將於今年下半年赴美受訓,這將是台灣軍方首度派出逾600人的「營級」規模部隊赴美交流,就台美聯合作戰面向而言,其意義不亞於美軍擴大駐台人數。

過去幾年,美國對台軍售項目眾多,包括F-16C/D Block70型戰機、M1A2T艾布蘭主力戰車、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MQ-9B死神(又稱「收割者」)無人機和戰地訊息通訊系統等新式裝備。儘管部分武器交貨延期,但是分析人士相信,駐台美軍會儘早教會台灣軍隊操作新裝備。

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 (林穎佑提供)
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 (林穎佑提供)

林穎佑說,既然台灣已添購新式武器,自然不能沿襲舊思維來應對未來的戰爭。在新式武器服役之前,軍方就應事先規劃,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並讓操作者能快速上手,而非等到武器就定位了,才手把手教學或臨時改變作戰計劃,恐喪失先機。

林穎佑告訴美國之音:「台灣買到新武器之前,你的作戰思維是不是已經可以使用這武器了?這一塊,可能美國有註意(到)。更重要的會是在訓練或者是戰略的規劃上面,你(台灣)的戰略或是訓練有一個確定方向之後,再導入這些新武器,可能會讓新武器能夠發揮更好的效果。套一句中共講的,寧願讓人來等裝備,不能讓裝備來等人。」

擊退共軍入侵關鍵:美軍分享情報

林穎佑說,除了浴血實戰外,電子戰和情報戰也是台灣和美國可望緊密合作的領域,將影響到台灣能否擊退中國的關鍵。

他說,烏克蘭能夠長期抵禦俄羅斯,最關鍵處在於烏克蘭軍隊持續接收美國及北約的電子情報支援,因此,往往能料敵機先,給予俄羅斯軍隊致命打擊。

林穎佑說,台、美聯合作戰的前提,要讓雙方的軍隊能進行資訊系統的對接,這可能也是美軍擴大駐台規模後,要去加強建構的基礎設施工作。

蘇紫雲也同意,美軍若能提供第一手的即時情報給台灣,就代表實質介入台海戰爭,也將對解放軍帶來極大的打擊。以俄烏戰事為例,美國確實有能力、也有意願先行投入台海的情報戰。

蘇紫雲告訴美國之音:「虛擬空間我覺得也是很關鍵,也就是說,這種(台灣和美國)相互操作性,包括無線電構連、數據鏈的傳遞,可能會建構好必要的程序。萬一不幸兩岸開戰,美軍介入的時候就可以立刻形成聯合作戰的一個網路。」

美軍可望導入現代國防思維

分析人士表示,美軍加強訓練台灣軍人的戰技,目的在促進台灣將領軍事思維的現代化,以揚棄過時且老舊的練兵方式。

前台灣戰爭學院的廖宏祥指出,台灣國防部要多方反省,例如,為何現在還在要求部隊踢正步或仍迷戀刺槍術?他說,踢正步訓練耗時,除了閱兵好看外,完全無法提升部隊的戰力,刺槍術也是同樣的道理,美國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廢止刺槍術的演練了。

他說,台灣軍方的國防和軍事戰略都還停留60年代的舊思維。早期黃埔軍校出身的將官們尤其應該接受美軍的震撼教育,學習現代化的人力規劃、情報作業、作戰計劃、後勤補給、戰略規劃、資訊戰和電子戰等高階的指揮參謀謀略。

台北淡江大學的林穎佑也說,美軍教官協訓雖然能強化單兵戰技,但是光憑單兵能力的提升還不足以帶來勝利,台灣國防部最迫切需要的還是制度面的改革,學習如何與外界的文人以及軍事顧問合作,進而導入新的國防思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