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該留意「綠色金融風暴」

2023-01-10 07:42

? 人氣

綠電帶來的綠色金融成為風潮,但也有其風險。圖方為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完工儀式 。(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綠電帶來的綠色金融成為風潮,但也有其風險。圖方為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完工儀式 。(資料照片,柯承惠攝)

日前國內傳出離岸風電廠商爆出疑似債務危機事件,單一事件雖然也必須警惕注意,但更值得關注、留心的是切勿發生「綠色金融風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媒體報導,天豐新能源開發的允能風場分為一期、二期,共設置80支風機,總裝置容量達640MW,但至今只裝設16支風機,在建置延宕,又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成本大增,近日傳出債務危機,廠商正和銀行團溝通,設法讓計劃能繼續。而依照金管會的資料,共有8家本國銀行及12家外國銀行參與允能風場聯貸案,授信餘額各達新台幣236億元及430億元共667億元。

就個別案例而言,計劃延誤後,銀行團是否繼續支持,或是要如何讓計劃再走下去,雙方貸款與還款條件如何改變等,只能由借貸雙方根據專業與自身條件談定,政府單位不宜、亦不應過於介入,縱然離岸風電是政府大力支持、推動的計劃,也不能讓銀行面對更大的風險,這是有關單位對個案發生債務風險時,該有的分寸與立場。

但就整體面而言,有關單位─包括風電主辦單位經濟部、及金融監理單位金管會,都該留意「綠色金融」的貸放與運作情況,因為這牽涉到數兆元的融資,如果出問題,對金融界的衝擊,絕對是數倍於防疫險保單對金融業的衝擊。

近十多年,全球在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全人類的共同問題後,開始興起一股「綠色金融」風潮;簡單的說,只要有利於環境保護而創建的金融商品或服務:從貸款、債務機制到保險、投資、發債券等,都可稱為綠色金融。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本國銀行對綠電及再生能源的放款達2兆4296億元,其中離岸風電融資部份大概是在3500億元左右。

國內有必要對綠色金融特別注意,原因在國內銀行在這方面的經驗與專業較缺乏,例如離岸風電之類的計劃,其融資方式在國外幾乎都採取所謂的「無追索權專案融資貸款」的授信方式;一般融資多屬於有「追索權」,如果出問題,銀行有請求專案資產以外的額外擔保品、現金的權利;但風電這種「無追索權」融資,出問題後,銀行什麼都拿不到。因為開發商矗立海中的風電機實在不是一個好的擔保品,對銀行而言,開發商還款的來源就是計劃完成、開始發電後收來的電費,這也是其現金流。

白話文講就是:這種融資方式,銀行最大的保障,其實就是本身對專案的專業夠強,既能事前評估出計劃成功率、決定是否給予貸款,在計劃進行中又有專業監控、更專業的銀行團則是有能力協助計劃完成,讓自己債權得到更好的保障。但國內銀行顯然缺乏這方面的專業與經驗,這也是對風電融資的綠色金融,最讓人擔心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就算風電是政府大力支持的政策與計劃,國內公營行庫還是「怕怕」,還要政府部門「鼓勵兼威脅」,最後甚至要考慮用政府保證融資方式支持的原因。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