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德觀點:美國經濟出現疲態,但尚未擴及全國

2023-01-09 06:30

? 人氣

頹勢雖在,希望未消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認為各行各業都會出現黑天鵝效應。但到目前為止,美國主流金融界應該還不會發生像2008年金融海嘯等級的災難,那是數十年才會出現一次的事件。現在的狀況,比較像是重演2001年的網路泡沫,或者發生另一場完全獨立的市場內爆,某種程度上仍可能低估了嚴重性。聯準會在2022年12月中旬將利率提高到4.25%至4.5%,每次週期升息的幅度則從0.75%降低至0.5%,是為了觀察之前升息所延遲的效應,但市場反應依然略嫌消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步入尾聲,投資人紛紛關心2023年的投資機會。(示意圖/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市場反應不是針對升息,而是投射出不久之後的趨勢。2023年前的預期利率從4.6%提高到5.1%,失業率和經濟成長率則雙雙降低。一方面,這些數字的確表示,科技業所受的衝擊將影響到其他行業,美國的經濟無法完全軟著陸;另一方面,這也表示人們認為市場的困境沒有那麼糟糕,不會像2019年那樣迫使升息周期提早結束(但對2024年以後的預期就出現了分歧)。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新聞稿,延續了之前升息公告的態度,「我們認為,為了讓貨幣政策立場緊縮到通膨率能在一段時間內回到2%水準,預期在目標範圍內持續升息。」

一般來說,就業與經濟成長與房地產這類長期資產相比,是延遲性的經濟指標,這次的數字也顯示,它們的韌性比之前幾次市場低迷時期更強,讓人對於無痛停止通膨更有希望。然而,在通膨持續之下,這個情境越來越不可能成真,不過美國的經濟狀況仍比其他投資市場好很多。

觀察其他市場,尤其高債務GDP比例的國家,唯一要觀察的數字就是利率。即使其他國家無法像美國那樣承受流動性緊縮,但在資本全球化的時代,它們都會受到美國貨幣政策的影響,這種壓力應該會在某些地方爆開,例如英國。此外,歐洲各國也值得關注,它們在2008年經濟復甦之後已經爆發過一次債務危機,如今則面臨長期的能源供應問題。

最後,科技業的衝擊也可能會影響半導體業。人們通常不會把台積電跟FAANG這些科技巨頭綁在一起,但兩者受到的影響相當類似,而且台積電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與FAANG相當。半導體產業隨著全球經濟成長到達瓶頸,即將進入供給過剩時期。

在科技業泡沫和整體經濟疲軟的環境影響下,更強化了台灣應盡其所能,擴大國內產業與出口產品多樣化之必要。

*本文原刊《銀行家雜誌》157期,經授權轉載。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譯者為劉維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