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任觀點:外交官從以色列可以學到什麼?

2022-12-18 07:10

? 人氣

以色列太空探測器「創世紀號」(Beresheet)登陸月球失敗(AP)
以色列太空探測器「創世紀號」(Beresheet)登陸月球失敗。(資料照,美聯社)

現在的外交官要懂得經濟與科技。以色列天然條件不足,與鄰近國家不睦,人口快速增加下,如何維持經濟成長,改善生活,在在需要靠研發與創新;研發獨特而有差異性的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席之地。以色列是有名的創新之國,每一萬名就業人口有兩百多人從事科技創新的工作,創新公司有6000多家,密度世界第一。以色列在軍武,農業、資通訊科技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值得我們駐在地的人員去發掘並搭建與國內合作的管道。舉例而言,香港富商李嘉誠在2011年以3000萬美元入股以色列的交通導航科技小公司Waze,三年後被谷歌Google以10億美元收購,大發利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2年8月時任外交部長的錢復表示,大陸政策的位階應該高於外交政策,雖然有人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但顯示出作為一個外交官必須對大陸政策或兩岸談判等應有一定的了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和平談判進行了數十年,談談停停也不是毫無進展,雙方的訴求、立場、文宣策略都值得研究。 雙方的一舉一動經常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談判成功是新聞;不成功更是大新聞。以色列以一個小國如何應付方方面面的壓力,處理各種危機,其外交官又如何以外交手段爭取國際的支持都值得我們觀察學習。

我們的教育部及各政府機關派員出國學習總是喜歡選擇美國、英國、日本等大國,其實有些小國如荷蘭、瑞士及以色列等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之處。相關部門不妨換位思考一下了,迎接2023年的挑戰。

*作者為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