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法規是台灣CEO心中最大風險!KPMG台灣CEO大調查:82%決策者對未來有信心

2022-12-14 10:22

? 人氣

34% 台灣CEO認為企業部署製造基地多元化,打造韌性供應鏈

根據調查指出,台灣(34%)與亞太區(36%)CEO皆認為該企業未來三年將採取製造地點多元化為首要策略,擬在東南亞與拉丁美洲國家增設生產據點。當生產基地更貼近市場時,除了可以縮短物流時間與成本、減少碳排放,並分散供應鏈風險。此外,全球(27%)、亞太區(28%)與台灣(30%)CEO表示該企業未來將對不同層級的供應商採取更嚴謹的監管措施,以緩減供應鏈危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認為,當利害關係人逐漸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驅使企業更加關注供應商與合作夥伴是否履行勞工人權平等、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等議題,若企業能確實掌握供應鏈中所有層級的潛在問題,將有助降低風險,增強競爭力。

他進一步指出, 隨著全球疫情減緩,歐美各國藉由升息減緩通膨,卻造成消費者需求緊縮,導致CEO對未來一年經濟景氣抱持相對保守的預估。供應鏈的斷鏈效應轉為去化庫存,嚴重挑戰企業營運資金的調度韌性,全球股市的反轉也考驗企業從資本市場變現的能力!因此,強化企業的韌性,財務構面營運資金的變現能力將成為首要任務,其次則是供應鏈資訊透明度與危機管理能力,商業模式創新與數位轉型亦是疫後企業普遍的規劃。劉彥伯說:「串聯前中後台以客戶為中心的連結性企業型態,是提升企業能力的關鍵!」

82%台灣CEO認為ESG帶來的挑戰對企業成長及價值構成威脅

根據報告顯示,四成以上的台灣(40%)表示,減碳技術成為淨零排放最主要的阻礙;而台灣(82%)、全球(73%) 與亞太區(73%) 皆有超過三分之二的CEO 認為ESG 所帶來的挑戰 ( 如:收入不平等、氣候變遷等) 將對企業的成期成長和價值構成威脅。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表示,在俄烏戰爭與地緣政治的持續衝擊,與受碳限制及國際貿易碳邊境稅的排碳揭露法規要求雙重夾擊下,「環境及氣候變遷」被台灣CEO視為是第二大風險。台灣企業過去二年持續對於「碳憂慮」有高度關注,只可惜過於看重受到快速興起的法規面限制帶來的壓力,而尚未全面從門道看到全球即將必須大力推升各產業各領域低碳永續轉型的龐大商機。

此外,推展ESG 計劃有助強化企業財務表現在,全球有45%CEO認同,而台灣則為34%,黃正忠認為,此正意謂看待ESG趨勢前者將會積極投資,而台灣企業界則可能會採取守勢,易於偏向法遵而恐錯失轉型創新的良機。無可避免地台灣企業仍將面臨顯著能源價格漲幅、及ESG資訊揭露要求持續增加的壓力,內化ESG至商業策略及產品與技術開發,將進入世界性競爭的新時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