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玻璃天花板、踢破藍綠對決鐵板 Kolas Yotaka:我藉選舉發起一場「原住民認同運動」

2022-12-18 14:00

? 人氣

國民黨此前牢牢把握原住民鐵票,在政治上,國民黨早期「黨政一體」,於1950年代開始在各地廣設鄉黨部(民眾服務站),組織人脈和行政資源,與原鄉選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互利關係。而文化上,不少原住民對民進黨人的「閩南沙文主義」反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Kolas Yotaka的家族本身也是深藍,她說老一代對民進黨的刻板印象是「暴力黨」、「壞人」,她在2015年加入民進黨時就曾引起長輩們「惋惜」。「簡直是以辦喪事的語氣,說這麼好的人怎麼會去民進黨呢,好像痛失英才!」

這種刻板印象在本屆選舉似乎有改變,她引述選舉結果數據指出,花蓮13個鄉鎮之中,她在其中7個的得票率高於在全縣的得票率,而這7個鄉鎮的原住民人口幾乎都過半。在得票率比上屆增加10%至15%以上的鄉,人口比例都是原住民多於非原住民。

她說:「可以粗略推論,原住民為了支持原住民當縣長,有更多人拋開了政黨的枷鎖,不再看Kolas是不是民進黨,而是看Kolas是不是原住民。」

她形容這是一場原住民的「賦權運動」,過去原住民是台灣社會中的經濟弱勢,處於金字塔底端,長期自我質疑與否定,這次選舉給了他們希望。「對很多原住民來說,縣長已經很偉大,他們從來不曾想過這是一種可能,所以當我出現,是挑戰和解放了大家的想像力,原來原住民是有能力、有可能的,甚至連漢人都為Kolas拍手、喊凍蒜,這對很多原住民來講很感動。」

用選舉做一場社會實驗

事實上,選前連她自己都對於漢人支持度沒有把握。「會不會有非原民因此不接受我呢?我其實心裏沒底,我完全不曉得。選舉是一個台灣是否進步的指標,不只是民主政治的投票行為,也是台灣人能不能接受不同族群作為首長的實驗。」

在選舉過程中,她的競選團隊中很多志工都是漢人,而不少支持者本身是中間選民,多數是20歲到40歲的學生、青壯年和年輕父母,因為認同她的能力和理念而捐款、投票給她,她說對此感到驚喜。

「我覺得大家都看到了我是原住民,但不只是原住民。我利用選舉去推動一場運動,看見了選民不一樣的底線。你以為選民只在乎選票、政治上的辯論跟鬥爭,但其實形而上的理想與辯論還在。這是一場原住民的運動、公民權的運動,不要覺得這些東西在現代的選舉沒有票。」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與Kolas Yotaka關係非常密切,曾三度為她站台。他在選前的最後一場說,黑人歐巴馬能成為美國總統、身為女性的蔡英文當選台灣總統、印度裔蘇納克上任英國首相,都體現了種族和性別平等,若Kolas Yotaka當選花蓮縣長,也會象徵台灣社會的進步與文明。

這次她沒選上,將回到中央工作。隨著賴清德宣佈角逐民進黨黨主席,外界預期他將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賴日後會否邀請她成為幕僚或副手,甚至做「台灣的賀錦麗(美國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Kolas Yotaka哈哈大笑,想了一想後這樣回應:「我希望台灣可以有這麼一天,這個人不一定是我,但如果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一幕,那會是台灣最大的進步,也會是世界的進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