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大撒旦與邪惡軸心的雙人舞

2015-04-05 17:04

? 人氣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左)與美國總統歐巴馬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米尼(左)與美國總統歐巴馬

1979年11月4日,數百名伊朗人衝入德黑蘭美國大使館,挾持數十名美國人質,直到444天之後的1981年1月20日,最後52名人質才全數獲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3年9月26日,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會議,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在會場外與伊朗外長札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不期而遇」,兩人寒暄了數分鐘。這是30多年來,「大撒旦」(Great Satan)美國與「邪惡軸心」(Axis of Evil)伊朗官方最高層級的接觸。

核子爭議突破

又過了一年半,今年4月2日,以美國為首的「P5+1」(聯合國安理會5常任理事國┼德國)與伊朗終於達成初步(框架)協議,德黑蘭當局以大幅限縮濃縮鈾工程等多項措施,確保自己無法在短期內製造出核子武器,換取西方國家逐步放寬經貿制裁。

伊朗核子爭議達成協議,歐盟外交事務專員茉格里尼(左)與伊朗外長札里夫共同召開記者會。
伊朗核子爭議達成協議,歐盟外交事務專員茉格里尼(左)與伊朗外長札里夫共同召開記者會。

冷戰早已結束,美國與伊朗依然恩怨糾葛。這項在瑞士洛桑(Lausanne)達成的協議,是否能發揮漣漪效應,讓這兩個「世仇」化干戈為玉帛、為中東地緣政治開啟新局、讓歐巴馬總統2017年卸任前再添一筆外交政績?各方高度關注。畢竟,與美國恩怨更深的古巴,已經踏上關係正常化之路。

今日伊朗風光
今日伊朗風光

關係可望正常化?

一般人很容易會為伊朗貼上極權、反文明、恐怖主義之類等標籤。其實看看美伊兩國關係史,就知道問題絕對不是「正邪對立」那麼簡單。

1953年8月19日,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德黑蘭發動政變,伊朗民選總理摩薩台(Mohammad Mosaddegh)下台,主要原因是他強力捍衛伊朗龐大的石油資源,不惜與英美翻臉;而且推動農村土地改革,威脅貴族地位與利益,被懷疑「傾向共產主義」。

伊朗末代國王巴勒維及其子女
伊朗末代國王巴勒維及其子女

摩薩台受審入獄,伊朗國王(Shah)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在華府與倫敦扶植之下全面掌權,建立君主專政體制,推動現代化、世俗化與親西方的政策,然而他領導的統治集團嚴重貪腐,倚賴全稱為「情報與國家安全組織」的祕密警察「薩瓦克」(SAVAK)以殘酷手段迫害、鎮壓政治與宗教異議人士。

伊朗國王 美國一手扶植的獨裁者

儘管美英力挺到底,但是在一個人口超過3000萬(1970年代)的國家,暴政終究無法長久維持。1978年1月,伊朗爆發伊斯蘭教革命(Islamic Revolution),獨裁政權迅速土崩瓦解。1979年2月11日,巴勒維攜家帶眷,倉皇辭廟,1年5個月之後死於流亡地埃及首都開羅。

伊朗1979年伊斯蘭教革命
伊朗1979年伊斯蘭教革命

阿亞圖拉(Ayatollah,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接掌政權,以「最高領導人」(Supreme Leader)的身分推行神權統治,將伊斯蘭教法(sharia)貫徹到伊朗社會的各個層面。當時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仍然懷抱一絲希望,而且鑑於伊朗與鄰國伊拉克關係迅速惡化,於是下令中情局和國務院,與伊朗新政權分享關於伊拉克的情報。然而好景不常,伊朗社會反美情緒持續高漲,1979年11月爆發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華府與德黑蘭徹底絕裂,美國對伊朗祭出嚴峻的經貿制裁。

伊斯蘭教革命、大使館人質事件

人質事件也讓卡特在1980年的總統選舉中,遭遇史無前例的慘敗。雷根(Roanald Reagan)上台的時候,慘烈的兩伊戰爭(Iran–Iraq War)已經開打,1982年有多名美國人在黎巴嫩被伊朗支持的真主黨(Hezbollah)挾持,華府基於各種考量,開始透過祕密管道為伊朗提供軍火,然而雙方欠缺互信,伊朗強硬派故意讓機密曝光,在美國政壇掀起「伊朗尼游醜聞」(Iran–Contra scandal),雷根的國防部長溫伯格(Caspar Weinberger)、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法蘭(Robert McFarlane)、中情局局長凱西(William Casey)都遭到起訴。 

美軍飛彈巡洋艦「文森尼斯號」(USS Vincennes)
文森尼斯號

1988年7月3日,波斯灣的美軍飛彈巡洋艦「文森尼斯號」(USS Vincennes)誤認伊朗航空(Iran Air)一架空中巴士(Airbus)A300型客機是伊朗空軍戰鬥機,發射2枚面對空飛彈,將它擊落,機上290人全部罹難。後來伊朗一狀告上海牙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美國賠款1億3180萬美元,但是始終拒絕道歉,文森尼斯號相關人員事後甚至獲頒勳章。

誤擊民航機 美國有前科

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1989年1月就職時,兩伊戰爭已經在前一年的8月,以100萬軍民死亡的慘重代價落幕;何梅尼在1989年6月過世,新任(也是現任)最高領導人哈米尼(Ali Khamenei)亟欲重整伊朗殘破的國計民生,提升國際形象;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爆波灣戰爭(Gulf War);美國與伊朗關係出現契機,哈米尼的第一任總統拉夫桑賈尼(Akbar Hashemi Rafsanjani)是溫和派,在1991年11月促成美國在黎巴嫩的最後一位人質獲釋,然而老布希政府並沒有投桃報李,錯失良機。

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時期,美伊關係時好時壞。柯林頓一開始對伊朗與伊拉克一視同仁,採取圍堵政策。1997年,伊朗舉行總統選舉,溫和開明派教士哈塔米(Mohammad Khatami)當選,對華府遞出橄欖枝,雙方開始書信往返,然而伊朗的權力核心依然是哈米尼與其強硬派教士集團,華府始終無法觸及。

溫和派總統 強硬派最高領導人

2001年9月11日,小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上任不滿8個月,美國遭遇遜尼派恐怖組織「基地」(Al-Qaeda)攻擊,哈塔米總統立刻表明協助意願。同年10月美國出兵阿富汗(也是伊朗鄰國),推翻神學士(Taliban)政權,伊朗在戰後重建工作上出了不少力,雙方外交官經常碰頭開會,關係好轉到前所未有的地步。2003年5月,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後兩個月,哈塔米政府表明希望解決懸宕已久的核子爭議:美國接受伊朗發展「和平用途」的核子工程計劃,伊朗願意協助綏靖伊拉克局勢、對抗基地組織。然而當時美國已經打下巴格達,小布希政府志得意滿,並沒有把德黑蘭的建議當一回事,再度錯失良機。

伊朗反美示威
伊朗反美示威

30多年來,美伊關係每當出現好轉的契機,就會出現意外事件或政策失誤,讓雙方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反退。今日的歐巴馬政府似乎總結了30多年來的經驗教訓,以務實、鍥而不捨的態度,從核子爭議這個重大議題尋求突破,並且保留了再接再厲的可能性。以當前最令美國頭痛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遜尼派)而言,伊朗顯然樂意與美國聯手對付。

分歧仍深 但有合作空間

當然,美伊雙方在其他領域的分歧仍然很深。伊朗與古巴、蘇丹、敘利亞名列美國國務院「支持恐怖主義國家」(State Sponsors of Terrorism)名單。在敘利亞內戰中,伊朗全力支持美國想要扳倒的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伊朗至今不願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這也是以色列反對洛桑協議的主因。伊朗與遜尼派宗主國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始終惡劣,沙國則是美國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邦。

今日伊朗風光
伊朗的年輕人

另一方面,長期制裁讓伊朗經濟發展嚴重落後,對許多伊朗人(尤其是年輕世代)而言,最重要的不再是同仇敵愾對抗「大撒旦」,而是如何為1979年的革命畫下句點,改善國計民生,提升國際地位,發揮伊朗在各個領域的潛力。美國終究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強權,伊朗不與華府和解,永遠是國際社會的「化外之地」(pariah state)。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