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海鮮奢侈是假議題,國人應多關心漁業問題

2022-09-23 06:30

? 人氣

楊丞琳日前公開表示「我在台北長大,但我是廣東人」、「其實我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吃海鮮是奢侈的在那」引起爭議。(資料照,取自楊丞琳臉書)

楊丞琳日前公開表示「我在台北長大,但我是廣東人」、「其實我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吃海鮮是奢侈的在那」引起爭議。(資料照,取自楊丞琳臉書)

藝人楊丞琳的「海鮮奢侈說」遭斷章取義,成為民進黨操作抗中議題的小插曲,希望達到圍魏救趙,轉移陳時中的「馬桶偷窺」風波。其實從「吃魚難」到「吃好魚」再到「吃健康魚」,本來就是許多國家漁業的發展過程,也與國家的經濟成長、國民可支配所得和消費者偏好息息相關,何況漁產品種類繁多且價格差異甚大,從每公斤數十元的吳郭魚、鯉魚、虱目魚,上百元的石斑、嘉鱲、鰻魚、對蝦到上千元的鮑魚、龍蝦、黑鮪等等,特別是在70-90年代台灣極需賺取外匯,台灣生產的高價水產品,多數以外銷為主,例如國產鰻魚九成以上外銷到日本,對平衡當時台日貿易龐大逆差有所幫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多數上了年紀的台灣人,除非家庭富裕或家裡從事與漁業相關產業,小時候應該是遇到年節才會吃到美味的海鮮,平日餐桌上常見到的是醃製的鹹魚或曬乾的魚乾,往往成為童年的難忘回憶,並不會羞於啟齒或引以為恥。

現在的台灣人民生活富裕了,市場上漁產品的種類也相當多元,國內漁產品自給率也高達140%。漁產品營養價值高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是人類身體發育和認知發展,必不可少的高營養食物的來源,對兒童及銀髮族健康有莫大助益,已經成為民眾餐桌上常見的食物,然而由於年輕人的飲食已逐漸西化,年輕一代偏好肉類更甚於魚類,國人食肉量不斷創新高,平均每人每年食肉量為86.5公斤(國人食肉量亦超過米麵量),對於漁產品的接受度不升反降,2020年台灣每年人均食用漁產品量為31.0公斤,雖較全球人均食用漁產品數量的20.2公斤高,卻低於中國大陸的47.36公斤,主要原因包括:海水魚蝦價格高,養殖魚類有臭土味,魚類多刺,有魚腥味,烹調魚類很麻煩,擔心會吃下太多汞等;相關主管部會應該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例如:多推廣安全品質佳、無臭體土味、價格合宜的水產品,並透過加工技術升級(去除魚刺,提高採肉率)及產品多元化,以符合年輕世代的口味、飲食習慣及消費需求,有效提高民眾對漁產品的消費量及對國產品的忠誠度。

國內年輕人與其花精神po各式海鮮圖片,來反駁台灣吃不起海鮮的說法,不如以行動來關心和支持台灣漁業及國產漁產品,提高台灣漁民生產的誘因和產量(台灣漁產品每年總產量從2007年最高的150萬公噸下滑至2021年的97.6萬公噸),降低台灣漁海產品對國外市場的依賴。

水產品是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正積極推動藍色轉型,藍色水產品主要來源於養殖和捕撈,尤其水產養殖的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可參考農糧組織《可持續水產養殖準則》),主要目標為擴大和集約化可持續水產養殖,加快水產養殖品種遺傳改良的開發和利用;有效管理所有類型漁業,恢復漁業資源;升級產業價值鏈,創造更多價值;這些需要進一步的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和整個價值鏈的激勵措施。

台灣四面環海,有足夠的天然條件來發展漁業,只是在陸權的思維下,漁業的重要性長期被忽視,導致漁業問題叢生。「養殖王國」的風光不再,目前養殖漁業生產規模超過一萬公噸,只剩虱目魚、鱸魚、石斑魚、台灣鯛、午仔魚、文蛤、牡蠣,昔日外銷主力的蝦類及鰻魚已不復見,與現今全球養殖漁業蓬勃發展背道而馳,台灣需走出一條走出一條生態環保的水產養殖之路(非漁電共生)。

政府可透過創造有利環境和推動對投資者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來解決資金和投資的不足。捕撈漁業除了可自由進出捕魚海域遭限縮外,台灣政府對於違規和非法捕魚監管機制屢遭批評,例如遠洋鮪魚船設置觀察員覆蓋率偏低,台灣遠洋漁貨被美國勞動部(ILAB)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罰責過輕等等,政府有必要以具體行動捍衛漁民作業權益和安全,提高觀察員覆蓋率,終止海上非法轉載,強化漁業資源管理制度,加速落實國際《漁撈工作公約》給予漁工完整保障,以洗清國際對台灣遠洋漁業的不良觀感。

吃漁好處多多,政府除了應提高漁產品供應系統對糧食安全和營養以及可負擔健康膳食的貢獻度外,應鼓勵民眾「多吃魚」、「吃好魚」,讓海鮮成為民眾日常餐桌上的「必備品」!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