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2022-09-02 05:40

? 人氣

我曾經在大學兼課一段時間,也有些機會到大學演講,對於台下大學生的反應並不陌生,通常要引起他們發言發問很難,身為講者,要有自嗨自娛的心理準備,必須無視於瞌睡或空洞的眼神,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考驗,可以鍛鍊自己的心志。教授朋友跟我說:「只要有一兩個人聽進去就夠了。」這正是我的想法,而且任何對於平淡反應的預期都不會影響我用心準備的工夫,因為我可能影響不了別人,但必須對得起自己,凡事盡心盡力,最終一定有收穫,我深信不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天我先問大四生,覺得自己長大了嗎?再問,想過自己現在的20多歲和30、40歲是什麼模樣嗎?學生們的臉上出現了思索的神情,我也想起大學時代的自己,那時我是個無心於課業的貪玩學生,沒什麼想法,只朝著父母為我設定好的出國念書一途默默邁進,渾然不覺家境普通小康的自己由父母節衣縮食地供給有多麼幸運,套句現在的名詞就是不折不口的「媽寶」;直到經歷社會的打磨,我的天真幼稚才漸漸脫落,如果把歷年來的大頭照一排攤開,會很明顯看見眼神逐年蒙上一層成熟與風霜,那就是「長大」的痕跡。

對青少年演講 如何吸引他們開口表達意見對講者是個考驗(作者提供)
對青少年演講 如何吸引他們開口表達意見對講者是個考驗(作者提供)

唯有走過,才能懂得

有一次父親似乎有感而發地對我說:「每個人都需要有個比自己大十歲的朋友」。我咀嚼玩味了一番,想著他為什麼這麼說?父親十八歲時和大三歲的哥哥,遠離大陸的家鄉和親人來到台灣打拼,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也許,這是他回首人生時的感嘆。而在萬事萬物快速更迭的今天,除了大十歲的朋友,恐怕我們也需要比自己小十歲、二十歲的朋友才能跟得上時代。每一次對學生演講都讓我有機會檢視自己成長的軌跡和蛻變,發現雖然已經來到人生下半場卻仍不夠智慧成熟,似乎仍在「長大」中…,但我知道,現在的我面對生命的課題時能更確定自己的選擇、更懂得掌握每一刻,也更珍惜所有。感謝每一次的演講邀請,每一次類似的講題,收穫最多的就是我自己。

對大四生演講的末了,面對安靜的學生們,很羨慕他們的青春年華,不知道他們是否明瞭自己正擁有多少等待被發掘的寶藏?而面對偏鄉國中生的這一場「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同樣的,現場回應稀稀落落,最後的問答時間,一個女生說:「好深奧啊,聽不太懂…!」是啊,我也同感深奧,「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題目是太深奧了,不輸「我的人生觀」啊,因為還沒有走過,怎麼知道未來的路是什麼風景?唯有走過,才能懂得。人生這件事,真不是任何講者可以說得透。

做〈人生從此不一樣〉這個節目以前,我思考了好幾個月,初衷是重拾對採訪的熱情,節目名稱其實反映了對自己的期望,也希望聽眾聽了以後,會喜歡這個節目內容。回想已經完成的16集來賓有沒有什麼共同點呢?他們都很認真執著、忠於自己的理想,對想做的事極其專注熱情,因此勇往直前。他們不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卻在各自領域創造了價值,我很享受每一次訪談前做功課、了解受訪者的過程,讓我非常充實,訪談時更充分感受到每一位受訪者的生命力,而每一次訪問後整理他們的談話和自己的思緒寫成文章,在在覺得自己是那個收穫最多的人!

在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podcast節目是像一片大海,除了少數幾個熱門節目有如浪頭般被矚目,其餘大多都是在水中浮沉的小水花,但不論如何,我持續努力著,每周更新其實很不容易,才錄完一集馬上又陷入下一集該找誰的忙碌與思緒,所以,聽這個節目的你,不要和聽演講的學生一樣保持沉默啊,別吝嗇給我五星評論和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讓我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約12分鐘)

下載好好聽FM app IOSAndroid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台視、東森主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