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恬華人才教戰所》工作可以勝任為什麼總想離職?職場文化是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2022-08-24 09:20

? 人氣

離職事關職涯發展,可別念頭一來就遞出辭呈(圖/pakutaso)

離職事關職涯發展,可別念頭一來就遞出辭呈(圖/pakutaso)

~本專欄將以案例方式一一回答人才在職場上遇到的難題~

006號人才來問事:工作可以勝任為什麼總想離職? –職場文化是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Elaine最近總想離職,常常覺得一天也待不下去,明明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一直以來也都勝任愉快,甚至表現優異、備受肯定,卻再也不想待在這家公司,細問原因發現,是公司文化與主管風格的問題!當時決定加入這家公司時,急需一份工作,剛開始因為在適應中,文化這種隱性的問題也沒那麼明顯,待越久工作越上手之後問題越浮現,現在想換工作也擔心,這種文化適應的問題到底要如何在加入前確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個企業文化的形成有幾種成因,有因為公司組織設計造成的內部溝通與行事方式,也有老闆個人風格造成的文化,當然也會有組織與老闆風格並不強勢但是由於歷史悠久,堆疊出的工作氛圍,變成一種甩不掉的包袱。粗分幾種不同的公司形態,及其可能形成的企業文化,可分為以下幾種。

1. 外商國際集團

外商企業因為在全球都有分支機構,比較容易形成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願意提倡多元價值,讓不同背景形態的人才都能有好的發揮舞台,對於嚮往開放工作環境的人較具吸引力。但是另一方面,外商也熱衷於建立矩陣式組織,每一個員工常常都不只一個老闆,組織越大,越容易發生老闆很多、決定流程很漫長的情況,想要享受外商的開明文化,就必需要能夠適應這樣的管理,要知道如何在其中生存,並且要學習如何在沒有明確路徑的競爭場域被看見。

2. 本土大型企業

至於台灣本地的大型企業,能夠發展成這麼大的組織,通常都成立相當長的時間,相對於中小型企業制度一定比較完善;但相對於外商,則會比較容易有職場倫理的層級,在各個層級之間流動比較僵固,晉升除了績效也會考量年資,破格升職的機會比較少。歷史悠久也比較容易形成潛規則文化。

3. 中小企業

相對大型集團而言,中小企業的好處是比較有彈性,制度就可能比較不完善,老闆本人的色彩與風格通常有決定性影響,人治的色彩比較高,決定要不要加入一家公司,對老闆或管理層的事前理解很重要。

4. 新創

新創也是屬於中小企業,不一樣的是新創公司有創新的產品或商業模式,想透過吸引投資人快速成長。我自己觀察,新創通常有兩種樣貌,第一種是創業家本身就懷抱讓世界變更好的理想,這樣的創業者通常會努力創造好的企業文化,因為他們知道吸引對的人才,除了靠商業模式這些硬條件之外,向國際企業看齊、創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非常重要。另外一種,是想解決市場上的痛點,或是想變成獨角獸致富而創業,創業過程中拼命衝、忙著活下來,腦子完全沒有在思考企業文化這檔事。

Uber。(美聯社)
Uber成立之初,內部有諸多違法行為,雖已成為獨角獸,行徑仍被員工、媒體踢爆,導致創辦人卡拉尼克下台負責。(美聯社)

以上只是概略的粗分,就算是同類型的企業,不同公司間因為制度與管理層的不同仍然會有巨大差異,不能一概而論。想讓大家知道的是,台灣在經濟部商業登記的公司超過160萬家,找工作除了解自己在能力上能否勝任,薪資能否接受之外,企業文化常常是能否待得下來的隱形殺手。加入一家公司前一定要多打聽,多找相關產業或領域的人問問,真的沒有認識人去職涯社團問也行,文化是否合適,其重要性一點都不輸工作條件本身,真的不可不慎。

好的方向是,現在愈來愈多人找工作會期待彈性與開放的企業文化,企業主也在ESG倡議帶動下,開始意識到推動文化的重要性,再加上各行各業都在推動數位轉型,連帶也帶動組織與文化的改造,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好企業生態圈的現象,應該是指日可待。


作者的職涯專業養成都在外商金融業,一路從基層菜鳥做到CEO,下半場開展不設限的跨域及跨界。不論何種身份始終對人才議題懷抱強烈熱情與使命,在公益平台「領袖100 | 職涯貴人引路計畫」擔任校長,同時亦為新創事業人才加速器Alpha Plus之共同創辦人。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