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中國「以商促統」策略是否徹底改變?兩岸經貿戰是否即將爆發?

2022-08-14 17:00

? 人氣

2022年8月3日,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領的國會訪問團離開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松山機場送行。(AP)

2022年8月3日,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領的國會訪問團離開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松山機場送行。(AP)

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引起中國的激烈反應,除了「圍台軍演」,還實施了一系列針對台灣的經濟制裁措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具體而言,包括暫停對台灣出口天然砂;暫停台灣葡萄柚、檸檬、橙子等柑橘類水果進口;暫停冰鮮帶魚、凍竹莢魚等產品進口;暫停超過百家食品企業的2066項產品進口,包括保健品、茶葉、餅乾、音量等。

上述措施對台灣經濟影響幾何?隨著台海局勢的持續緊張,是否會牽連兩岸經貿交流,演化成一場「非對稱」的貿易戰?

更重要的是,從2008年開始,中國通過自由貿易協議將台灣整合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供應鏈中,以期「以商促統」,這種策略是否在裴洛西訪台後徹底改變?

蔡英文(右)在台灣總統府向佩洛西(左)頒授勳章後兩人互相鞠躬致意(台灣總統府發放圖片3/8/2022)
Getty Images

專家:中國經濟反制措施對台灣經濟影響十分有限

受訪專家都認為,上述經濟反制措施對台灣經濟影響十分有限。

經濟學人智庫(EIU)全球貿易首席分析師馬志昂(Nick Marro)向BBC中文表示,這些措施對整體貿易影響極小,從份額上講,兩岸經濟聯繫主要在半導體和其他中間電子產品,因此,現有措施不會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改變台灣海峽兩岸的經濟聯繫。

台灣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中心主任徐遵慈也認為,這些反制措施對台灣整體出口影響不大,因為這次被限制的貿易額佔每年台灣對中國出口比重不到0.5%。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向中國媒體表示,中國此舉並非「經濟制裁」,如果真要制裁,就會大幅減停自台灣的進口,「打痛」它,但目前這些措施還不算制裁,對台灣經貿影響也有限。

不過徐遵慈也表示,對於個別公司和個別產業,因為對中國依賴較大,在個體層面影響很大,尤其食品行業,臨近中秋節,面對中國市場都有備貨,可能因為這一輪限制而遭受損失。

換言之,此次反制,對台灣經濟整體影響較小,而特定產業痛感較強。

馬志昂據此認為,中國貿易限制措施確實針對民進黨控制選區所出口的食品或農產品,這些選區可能依賴中國作為一個重要市場。這可能是為了在今年11月即將舉行的地方選舉之前對蔡英文施加壓力。

徐遵慈則不同意這一說法,她認為,很多人覺得「以商逼政」,但實際上人的觀念不那麼容易改變,選民們不會輕易由綠變藍,或由藍變綠。

taiwan pineapple
EPA 中國曾多次對鳳梨等台灣農產品實施進口禁令,但分析指出,農產品在兩岸貿易中所佔份額很小。

台灣有能力反制嗎?

不過,在農產品之外,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則很有話語權。

「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依然十分依賴來自台灣的進口,尤其是晶片。」馬志昂稱,過去十年,中國在減少對關鍵部件的進口依賴方面取得的成績有限。以晶片行業為例,最近該行業爆出的醜聞和欺詐案,以及美國對晶片核心技術的控制,可能會阻礙中國在該領域的進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