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文研究的未來─學習與科學溝通:余英時經典作品選摘(3)

2022-08-22 05:10

? 人氣

已故哲人余英時(見圖)主張台灣人文研究應該走出自己的路,而非一昧追隨西方。

已故哲人余英時(見圖)主張台灣人文研究應該走出自己的路,而非一昧追隨西方。

台灣由於受到世界一般觀念的影響,很久以來便有重科技而輕人文的明顯傾向。一般來說,自然科學已成為基本模式,人文研究必須跟隨自然科學,亦步亦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聽人說目前台灣學界在評估人文研究方面似乎也採用自然科學為基本模式,中央研究院也是如此。譬如自然科學領域,以用外文發表文章於國際學報為最高成績。這當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人文研究,特別是關於中國文、史、哲學研究,是否也必須追隨此模式,則大可商榷了。

例如研究中國文學也得用英文發表在西方公認的雜誌上,就太過頭了。不可否認,西方的漢學家用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不少第一流的論著,但是中國學人的中文研究也有不少是第一流的。人文與自然科學應當各得其所,大家都不應該受委屈。台灣應當努力克服科技當令,視人文為無足輕重的心態。這一心態雖不易改,但卻不能不改。西方固然也有此趨向,但人文學術的地位仍然崇高,不像台灣這樣懸殊。

1959年英國科學家兼作家史諾(C. P. Snow, 1905-1980)發表了「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象徵著科學已佔上風。依他所言,英國以往管理國家、學術與文化政策者,均為人文科學出身,不懂科學就做決策。此論一出引發很大的爭端,最後變成轟動一時的大辯論。2000年英國最著名的文化記者華特生(Peter Watson))寫了一部《現代心靈:二十世紀知識思想史》(The Modern Min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時間橫跨1900年至2000年,從科學到人文研究都包括在內。在這部大書中他敘述了20世紀科學漸漸取代人文而建立了霸權的經過,其中特別分析了「2種文化」的爭論。但他同時也指出:人文在西方仍然有其尊嚴,並未被科學所吞沒,否則何能與科學並稱「兩種文化」?華特生在全書之末展望前景,還是寄望於「新人文」(New Humanities)的出現,即人文與自然最後融合為一。

記得80年代在《中國時報》的故董事長余紀忠先生邀請下,我與吳大猷先生有過一場自然與人文科學的座談,由余董事長親自主持,當時我們也就是談這「兩個文化」的問題,我們都承認科學當令是明顯現象,也是現實所迫的,但人文與社會科學還是有應盡的責任,其功能絕不在科學之下,二者互相支援,我們才能有一個合理的社會。

過去,人文與科學在一部分中國知識人的心中似乎是互相排斥的,在台灣恐怕也有相似的情況。我希望這一誤解可以早日消除,我們必須認清人文與科學其實各有領域而又互相補充,所以彼此溝通是當務之急。西方第一流科學家自愛因斯坦以下無不對人文修養保持一種真誠的敬意。我想有識度的中國科學家也是一樣,另一方面,人文學者也應盡量學習著去吸收科學成果,只有如此,人文研究才能更充實,並且與時俱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