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心理學「是—做—有」理論,打造美好人生:《複利領導》選摘(1)

2022-07-20 04:50

? 人氣

這個世界通常是以「有—做—是」(have-do-be)的方式在運作的,舉例來說:「當我擁有很多錢(have),就能去環遊世界(do),當我這麼做了,就會感到無比快樂(be)。」這邏輯很熟悉吧!然而,「是—做—有」則是相反的運作,其精神是:你先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be),你就會做什麼樣的事(do),你所想要的結果就會是自然而然的產物(have)。例如:「我是個快樂的人(be),因此無論做什麼,我都是抱著快樂的心情(do),那麼我與周遭的人就容易感到快樂(have),我根本無須汲汲營營地追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時候,我在教練或授課時會帶到這個觀念,有學員會問我:「我想要是個有錢人,但我就是沒錢啊,那要如何套用這個觀念?」我的回答是,你可以更有彈性地定義「有錢」,因為你想要的其實是財務自由或富足的感覺,所以你可以自我定向的是:「我是個富足的人(be),我做得到富足的人會做的事(do),因此我擁有身心靈的富足感(have)。」

我真的深深被這個概念影響著。接觸到這個工具時,我管理著三十幾個人,每天忙到焦頭爛額,不只與家人的互動很少,與自己的對話更少;我覺得自己不斷被任務追著跑,時間永遠不夠用。後來,我很有意識地練習「我是個富足的人」的概念,不以匱乏感出發,而是去建立我與富足感的關係。結果,除了原本的團隊外,我竟然陸續又接下兩間公司的營運,且還抽得出時間去當志工,更重要的是,幾乎每個週末,我都能帶女兒出門走走,這根本是之前的我不敢想像的日子。

「是—做—有」不算是個新鮮的概念,跟「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認為此工具更強大的地方,是從人的身分去啟動事情的實現,比全然依靠宇宙能量來得具體、有感一些。想要調整成以「是—做—有」來主導自己的腦袋、心境與行為,這並不容易,過程中需要與強大的慣性持續進行拉扯及對抗,而我就是抱著「傻傻相信、傻傻做」的憨膽,興奮、虔誠且積極地鍛鍊著。

《複利領導》立體書(時報出版提供)
《複利領導》立體書(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為領導力教練,曾輔導Cama、鮮乳坊等國內許多知名品牌。本文選自作者著作《複利領導: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