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鐵罷工「類警報」解除,政府該掌握談判契機

2022-05-27 07:20

? 人氣

台鐵工會決定取消端午不加班活動,原來訂票者就相當少。(資料照/洪煜勛攝)

台鐵工會決定取消端午不加班活動,原來訂票者就相當少。(資料照/洪煜勛攝)

台鐵工會決定取消原訂的「端午節不加班」活動,媒體說這是「警報取消」;不過,正如上回勞動節交部開出不是火車的「類火車」一樣,工會的端午不加班活動頂多只是一個「類警報」,實質上不會有太大影響,但畢竟可視為工會釋出的善意,政府與工會該把握機會,好好談出一個能讓台鐵公司化後永續經營的方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月1日時,台鐵工會因不滿政府推動台鐵公司化法令時,頭事先與工會溝通,而發動形同罷工的「不加班活動」,讓台鐵出現史上僅見的連續假期中有一天,幾乎一班火車都未開出的紀錄,當時工會即揚言如政府無善意回應,端午、中秋、國慶日等連假都要發動不加班活動。而這次的端午節不加班活動,己有超過9成駕駛連署,惟工會在最後踩下煞車,對外說法是政府已有善意回應,後續如雙方溝通不佳,中秋、國慶仍可能發動不加班活動。

不過,真實情況未必如此,因為當初工會最主要的訴求,如撤回公司化條例、與工會溝通修改後才送審,政府承攬台鐵負債、保障工作權等,政府其實都無承諾與「善意回應」─如公司化條例一路開綠燈、快馬加鞭的走程序,上周已進入黨團協商會議,當時工會還指責政府經歷五一不加班活動後,仍未對台鐵基層釋出善意,也因此工會仍推動端午不加班活動的連署,且號稱司機參與連署已有9成。

工會最後一刻踩下煞車的原因應該是非常現實、更非交部有多少「善意回應」,而是考量到成本效益相比,端午不加班活動已無效益可言,反而是潛在的成本與傷害太大,因此不得不鳴金收兵。

不加班活動的「效益」主要是對交部造成壓力、逼迫政府讓步接受工會條件,但這個效益顯然已幾乎不存在了。交部在上回藉著其它輸運方案,算是挺過台鐵「類罷工」可能造成的交通衝擊。面對這回的不加班活動,交部的應變是「一回生二回熟」。而外在情勢也對交部有利、對工會不利─國內疫情擴散,每日確診人數上看10萬人,端午假期出遊、回鄉人數必然大減,原本運輸壓力就較小,工會要以台鐵停駛對交部施壓,效果當然就低。

至於所謂的「成本」,主要是工會的「類罷工」在外界心中的觀感與支持度,很遺憾的是:一般民眾的觀感不佳,對工會「故意」選在民眾最需要搭乘火車時停開,反應惡劣,這從網路上的聲音可看出一二,至於政府與執政黨,當然會認為工會存心找麻煩而惡感更甚。但未來台鐵公司化要順利,勢必需要政府、民代、乃至社會的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條件,如果這種「類罷工」效益近零、又讓外界惡感更甚而影響未來公司化,是否值得作就該再考慮了。

當然,另外還有一種「自我邊緣化」的效應可能發生,而且在端午的訂票中已隱約可見。如果每次連續假期、運輸高峰出現時,台鐵工會都會要來一次不加班的類罷工,這種作法對外界、對台鐵的乘客發出的訊息就是:台鐵不值得信任,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不被民眾列入考量。

根據資料,端午節當天車票售票率目前僅17%左右,張數約1.3萬張。坦白說,相較過去連續假期台鐵一票難求,端午售票情況如此慘淡,除了疫情因素影響外,工會發動的類罷工才是主因:畢竟對民眾而言,預訂正在連署要發動類罷工的運輸工具,顯然並不是太聰明與值得相信的作法,反倒是還有1.3萬張訂票才讓人意外。

在工會取消不加班活動、算是「釋出善意」後,政府與工會就該就公司化的條件與未來走向再作溝通─政府固然算是挺過工會類罷工的壓力,甚至可說是打敗工會,但對該給台鐵公司化後的支持與條件,還是不宜苛刻,畢竟這家百分之百公營的公司如果經營得差,政府還是要進去救火;工會也應向政府提出有利公司化後經營的需要,而非漫天要價(例如要求把法案退回就極度不智),甚或提出無關經營、只關私利的要求─如特定的宿舍不得更動之類,希望台鐵公司化能早早上路,走得順、走得好,可以永續經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