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證是必要的嗎?三度採用、也三度廢除,英國怎麼看待身分證

2018-05-03 20:40

? 人氣

英國工黨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身份證樣本。(BBC中文網)

英國工黨政府於2008年推出的身份證樣本。(BBC中文網)

一樁陳年移民案讓英國內政大臣黯然下台,也激活了各界對另一個陳年方案——身分證的討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兩位曾經在工黨執政期間擔任內政大臣的政壇老將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和艾倫·約翰遜(Alan Johnson)聯名撰寫公開信,呼籲以保守黨為執政主體的英國政府重新考慮使用身分證。

他們二人在英國《泰晤士報》上刊登的公開信認為,引入身分證將能防止英國今後再次出現移民問題引發的危機。

與此同時,另一位前內政大臣、保守黨的肯·克拉克(Ken Clarke)也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如果沒有身分證制度,要控制非法移民就不可能」。

第一次

從歷史角度來看,英國對身分證制度的反感似乎由來已久。

英國曾經三次引入身分證,但又三次廢除身分證。至今英國與丹麥、愛爾蘭一起是歐盟國家中僅有的三個不實行身分證制度的國家。

其他歐盟國家有的要求所有居民必須持有身分證,有得國家則有身分證,作為居民身份文件的選項之一。

英國第一次推出身分證制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這一制度能得到內閣的支持,全因戰時情況特殊。為了準確了解究竟有多少男性可以服兵役,英國根據《全國登記法》在1915年7月首次推出身分證。

這一相當於人口普查性質的身份登記制度,在完成了自己的既定任務後,於1919年7月被廢除了。

當然,這個制度最大的歷史作用之一在於它搞明白了當時英國英格蘭和威爾士共有1,413,900 男性適齡參軍。

第二次

20年後的1939年,英國再次處於戰爭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政府於當年9月再次引入身分證制度。

這一身分證制度的推行旨在達到特殊緊急狀態下的三大目的:協調全國服務系統、安全系統以及管理物質配給。

當年的身分證上面有名字、地址,但是沒有持有人的出生日期。

身分證上註明,持有人必須好好保存,16歲以上的還必須隨身攜帶,以備檢查。

戰時人們為了物質配給對身分證所持的接納態度在戰後開始有所改變。1950年,一樁轟動全英國的身分證案標誌著英國廢除身分證行動的開始。

對簿公堂

1950年,54歲住在倫敦北部的清潔公司經理克拉倫斯·威爾科克(Clarence Willcock)被警察哈羅德·馬克爾(Harold Muckle)攔下,要求出示身分證。

威爾科克拒絶了。警察要求他在48小時內到警察局出示身分證。

威爾科克回答說:我不會帶身分證去任何警察局。

1951年,這一官司被打到英國高等法院。當時的首席法官戈達德爵士(Lord Goddard)說,戰時的身分證制度繼續執行,讓很多公眾覺得「很煩」,「有把守法公民變成犯法者的傾向」。

他還說:「我們國家一直自豪於警民之間的和諧關係。身分證會把民眾放在警察對立面,讓民眾傾向於給警察製造障礙而不是提供協助。」

2005年10月18日,反對身份證的民權活動人士在倫敦議會廣場示威。標語牌上寫著:大錯特錯。
2005年10月18日,反對身分證的民權活動人士在倫敦議會廣場示威,抗議布萊爾領導的執政工黨推出身分證計劃。標語牌上寫著:大錯特錯。

1952年邱吉爾領導的保守黨執政期間,英國決定廢除身分證制度,「讓人民得自由」。

第三次

2001年,美國發生震驚全世界的911事件後,反恐成為西方的國政大計。當時執政的英國工黨收緊安保與移民,身分證再次被認為是應對危機的有效方法。

2002年7月,工黨政府當時的內政大臣大衛·布朗基特(David Blunkett)宣佈了身分證方案,將其重新命名為「福利證」,主要希望通過這一體系讓民眾獲得福利和各項服務。

然而,這一方案經過六年的時間醞釀,在2008年得以落實,發出了第一批證後不久,執政工黨就在2010年的大選中落敗。

由保守黨和自民黨組建的聯合政府上台後,很快便廢除了這一身分證計劃。執行這一廢除行動的,恰恰是特里莎·梅伊,當時的英國內政大臣,現在的英國首相。

民權運動

普遍認為,英國的第三次身分證計劃應該算是一百年來執行得最為認真地一次:不僅經過長時間的討論醞釀,而且當年啟動投入了3億英鎊的巨資。

舊身份證
1951年,英國首席法官戈達德爵士說,我們國家一直自豪於警民之間的和諧關係。身分證會把民眾放在警察對立面,讓民眾傾向於給警察製造障礙而不是提供協助。

然而,這一計劃可謂生不逢時。911事件後,英國工黨布萊爾政府加入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讓英國民眾捍衛人權、捍衛民權和自由的情緒高漲。

而民眾的情緒,在大選氣氛下,得到當時在野的保守黨和自民黨的大力支持。這就為後來兩黨組建聯合政府後迅速廢除身分證計劃埋下了伏筆。

實際上,英國每一次引入身分證計劃,都引發社會各界對當局有可能侵犯自由和民權的呼聲和警告。

正如英國記者兼作家彼得·希金斯(Peter Hitchens)所寫:身分證是對自由(liberty)的蔑視。「身分證對遵紀守法的公民造成的威脅遠遠大過對恐怖分子的威脅。」

「引入身分證將標誌人們隱私的終結,也標誌英格蘭的終結。」

應該說,英國上下認同這一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在移民問題讓身分證計劃再次成為英國社會一個熱門話題的時候,英國保守黨議員賈可布·里斯-莫戈(Jacob Rees-Mogg)說了這樣一番話,很好地體現了英國人對身分證的警覺和牴觸情緒。

他說:「如果你有身分證,警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盤查你是誰,你在幹什麼。」

「這不是英國的做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