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躺平族哪裡糟糕?

2022-05-30 05:50

? 人氣

「躺平主義」其實抵觸傳統價值觀。(示意圖∕來源:高市觀光局)

「躺平主義」其實抵觸傳統價值觀。(示意圖∕來源:高市觀光局)

我們社會中的許多人,對全躺平、半躺平、微躺平及婚姻中躺平的人全都不以為然,因為躺平主義再再抵觸我們的主流價值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儒家的價值系統當中,曾子早就對受過教育的人有很高的期望;他告訴後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宋朝的范仲淹也期勉讀書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儒張載更鼓勵大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幾千年的訓誨,都要受過教育的人勤勤懇懇的成己達人。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奔波一生的孫中山,在過世前更叮嚀大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當下的烏克蘭戰爭也顯示,人類社會還需要長久努力才能求得永久和平。

接受主流價值觀的人,因此會試圖過一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面對年輕族群的躺平,自然地不會有好言好語。

但凡存在的必有理由,有理由的就會存在。依此,亞洲地區當中(尤指日、韓、中國大陸及臺灣),躺平族的出現和流行就不應完全歸因於年輕人的消極、退縮、任性、懶惰、不負責任和不識大體。躺平族的思維和他們之所以躺平的諸多理由,也值得我們去了解、同情、甚至接受。

假如我們生存的社會是一個「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的社會,為什麼我們還要積極奮發呢?

假如我們生活環境中的社經階層已然固化,社會流動的可能性不高,雖然有個工作,但僅夠糊口租屋(所謂的在職貧窮),只是雇主眼中的工具人,還要受到雇主的頤指氣使,長時間的工時,惡劣的勞動條件,甚至加班也沒有加班費。眼看別人吃香喝辣,還要被人嫌東嫌西,天天接受成功者的激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什麼不乾脆就躺平?

假如我們自覺被困在一個我們不喜歡的世界之中,又何嘗不可參考蘇東坡的灑脫建議,在兩軍交戰、「進則死敵,退則死法」(前進死於敵人之手,後退死於軍法之手)之際,就大剌剌、好好地歇息一番,做個徹底的躺平族?或換個現代人的說法,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下!

假如有疼愛我們的家長,三餐無虞,日常供養無一匱乏,只要我們安分守己,物質欲望不高,躺平的選擇又妨誰礙誰?

若社會可以讓我們一年只工作一至二個月、或每週工作二至三天、或每天早上工作三至四小時(就像馬克思所描述的理想共產社會一般),就可以讓我們獲得基本的溫飽,為什麼我們不可以躺平、把其他的時間花在思考、娛樂和我們有興趣的非生產活動呢?

假如我們這個社會是一個價值多元的自由社會,只要不傷害到別人的重大利益、福祉和權利,為什麼躺平的生活方式(不管是什麼樣的躺平方式)不能成為我們名正言順的選項之一呢?

假如我們人類社會慢慢地走到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勾勒出來的自由民主社會,在這社會中的市場經濟和社會福利並行不悖(就像今天的西北歐國家一樣),為什麼在如此「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社會中,我們不能呼應唐伯虎在「溪山漁隱圖」中的題詩,「茶竈魚竿養野心,山田漠漠樹陰陰,太平時節英雄懶,湖海無邊草澤深」,而去選擇一個躺平的人生?

假如有人有強烈的環保意識,對目前鼓勵消費的資本主義不以為然,心想我們人類愈不活動,地球就愈可獲得喘息的機會,在躺平是「減少碳足跡」或「減碳排放」的代名詞的認知下,為什麼他們不能成為躺平族呢?

假如我們去選擇一個老莊的人生觀,寧可像是混濁池塘中悠遊自在的烏龜、一棵木匠心目中無用的大樹、或一個抱關擊柝的小官,而不去做供桌上的犧牲、堅硬但會被砍伐的棟梁之才、或飛黃騰達的勞苦將相,我們的選擇又何錯之有?

由此看來,我們有許多理由來做個躺平族。做個乖乖的躺平族,總比做個精神十足、充滿使命感、然後殺人無數的躁動族(如希特勒)要好多了!

根據媒體報導,兩岸高層政治人物都知道有躺平族的存在,對躺平族的出現,或者有所反思(如習近平),也或者有所勉勵(如賴清德)。但假如他們要以改善當下社會為手段來對付躺平族,那就大可不必,因為一個良序的社會容納也容許躺平族。

若要處理啃老的躺平族,我們或可試圖改變天下的父母心。我們可以提醒處在華人文化圈的父母,對孩子不要盡太多或太久的義務,父母對孩子的義務停留在孩子滿十八歲就可以了。一旦孩子滿十八歲,就切斷對他們的金援,不要輕易地將錢財贈與給孩子。畢竟,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他們大了,要做什麼選擇是他們的事,家長顧好自己就夠了。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